《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写作背景

(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写作背景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时总结讲话的一部分。人们不禁要问,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在这次历史性会议上强调“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问题呢?这首先得从党内长期存在的严重的“个人包办现象”说起。毛泽东同志曾在《关于健全党委制》中严肃指出个人包办现象的危害性。因而,建立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已经成为健全各级党委会的现实要求。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委会十二条工作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十二条工作方法,把以往的党委制基本原则具体化为硬约束的制度安排,从而结束了党委制流于形式的状况。除了上述因素外,为了迎接新的革命形势的到来以及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也迫切需要党不断改进党委会工作方法。

由上述可知,毛泽东同志之所以提出十二条方法,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个人包办和专断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另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党内民主不足的现象,适应解放区人民对民主的要求,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革命目标的实现。

当时,全国革命已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即将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同志充分认识到这是党的一个历史性关节点,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1]面对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2]他形象地把入主北京比喻为“进京赶考”。能否考及格,能否不当李自成,在他看来,关键在于能否保持并进一步发挥党的正确领导。而要发挥正确领导作用,作为各地区各领域最高领导机关的党委会,能否运用科学正确的工作方法乃是关键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