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句精读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
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那时,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就让位于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你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
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社会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给它们的社会性以充分发展的自由。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原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8—817页)
【注释】
[1]高放:《世界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1848—191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8年,第2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5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2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9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1—79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6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0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0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0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1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6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