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辩证法

(四)关于认识辩证法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明确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且还说对于这个重要问题普列汉诺夫都没有认识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关于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问题,前面我们在讲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时,已经谈到过。这个问题讲的是,辩证法是被认识论中介了的辩证法,在阐述辩证法时,也是在阐述认识论,但这种认识论是与辩证法(世界观、本体论)合为一体形态的认识论,是结合着认识内容的认识论,这是一种广义的认识论。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还谈到了以认识本身而不是以世界本身为对象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是狭义的认识论。而狭义的认识论也体现出辩证性,并使之变成认识辩证法。

在列宁那里,辩证的认识论是全面的认识论。他指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50]这就是说,辩证的认识论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把握事物的,这使得它能够获得全面的认识,从而避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狭隘性、片面性、平面性的缺陷;不仅如此,辩证的认识论是动态地、开放地把握事物的,它能自觉随着事物本身的发展和人类实践的进展不断地更新自己,从而使得这种全面的认识是动态的全面的认识,也使得它能够切实发挥认识的引领作用,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却有着一种保守性和封闭性,故步自封,不能做到对事物认识的与时俱进。列宁还从缺失全面性的角度分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51]

在列宁那里,辩证的认识论还是不断进步的认识论,而这种进步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体现为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52]由于认识不会是一次完成的,上述辩证途径就会出现反复,同时,旧的认识一结束,新的认识即刻开始,这样一来也会重复上述过程,有鉴于此,人的认识就不可能是直线前进的,而是体现为一个螺旋式的进程。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直截了当地对此作了表达:“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53]列宁还紧接着由此出发,谈到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段、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54]可以看出,与辩证的认识是全面的认识一样,列宁论述的逻辑结构都是同样以正面阐述加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方式进行的。

总之,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视野中的辩证的认识是全面的认识,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