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价值

(二)当代价值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引,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始终做到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正是由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实现了生产力飞跃式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得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回望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四十多年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不仅积聚了巨大的物质能量,积聚了饱满的精神能量,更为当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中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也是进一步深刻理解、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思想路线的时代。面对新时代,自然会产生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给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和要求。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新的解决方式,也更加需要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真谛,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樊篱,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体而言,这篇讲话对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在于: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回顾这篇讲话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推进解放思想的起点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讲道:“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并在这个前提下提出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批判“两个凡是”等等,邓小平在坚持推进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不仅没有丢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相反他一直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大旗,用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超越片面的毛泽东的指示甚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是我们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因此,新时代解放思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既不能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照搬国外现代化发展的模式,而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之下,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第二,解放思想决不是胡思乱想,不能偏离科学的轨道,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根本保证。邓小平讲到,“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所挑战的“两个凡是”等“左”倾错误,痛批的党内民主缺乏、个人迷信盛行等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都是因为思想僵化,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客观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更复杂的内外矛盾,更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一是要强调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知识。邓小平在这篇讲话中也谈到要着重抓紧学习经济学、科学技术、管理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面对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矛盾风险多样复杂,领导干部更需要在经济、法律、新技术的应用、政府治理、政党建设等多个领域,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二是提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做到从实际出发。邓小平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的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都来源于调查研究。在这篇讲话形成之前,邓小平1978年9月13日至20日在北方四省一市通过调查研究就形成了“北方谈话”,呼应当时正在全国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崭新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多次讲道:“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新时代面对矛盾的深层次、多样化,在做出决策前更要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决策的有效落实。三是发扬民主,接受监督。邓小平在这篇讲话的第二个部分着重谈了民主的问题,特别是党内民主,并强调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新时代更加需要发挥民主的作用,也更加重视民主的程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发扬民主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各项决策中都强调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都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反复讨论才能形成。

第三,解放思想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回顾邓小平推进解放思想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所讲的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和解决具体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解放思想运动已经推行一段时期后,邓小平深有感触地讲:“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我们的思想懒汉不少,讲现话、空话的多。真正仔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地想办法使我们的步伐快一些,使生产力发展快一些,使国民收入增加快一些,把领导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这样的同志还不多。”[3]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目标,更是解放思想的直接目的,也是当前解放思想的落脚点。但毋庸讳言,当前我们仍存在解放思想空泛化的问题,改革创新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但如何落地仍需要下大功夫。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通过不断创新探索,把深化改革贯彻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时代更需要解放思想,更需要实事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强化一把手的主体责任,通过巡视巡查,通过党的政治建设抓落实,目的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创新,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