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1.温度 黄州萝卜为半耐寒性植物,种子在2~3℃就可以发芽,适温为20~25℃。幼苗期既能耐25℃左右的较高温,也能耐-3~-2℃的低温。黄州萝卜叶丛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广,为5~25℃,生长适温为15~20℃;而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20℃,适宜温度(适温)为13~18℃。所以,黄州萝卜营养生长的温度以由高到低为好,前期温度高,出苗快,可形成繁茂的叶丛,为肉质根的生长奠定基础。之后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当温度降低到6℃以下时,生长变慢,肉质根膨大逐渐停止,即至采收期。当温度低于-3℃时,肉质根就会受冻。
黄州萝卜是低温感应型蔬菜,在种子萌动、幼苗生长、肉质根生长及储藏期等阶段都可完成春化,其温度范围因品种而异。李鸿渐、李盛萱分别于1956—1957年及1964年的研究证明,中国栽培的萝卜品种完成春化所需的温度范围为1~24.6℃;在1~5℃较低温度下,春化完成得快,而在较高温度下则慢。随栽培地海拔的升高或栽培气候转凉等,萝卜的冬性都有增强的趋势。
2.光照 黄州萝卜同其他根菜作物一样,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充足,植株健壮,光合作用强,物质积累多,肉质根膨大快,产量高。如果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培萝卜,株行距过小,杂草过多,植株得不到充足的阳光,那么碳水化合物的生成和积累变少,肉质根膨大变慢,产量就会降低,品质也变差。
黄州萝卜属长日照植物。完成春化的植株,在长日照(12小时以上)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花芽分化、现蕾、抽薹都较快。因此,黄州萝卜春播时容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而在秋季栽培时,此现象则有利于肉质根的形成。
3.水分 适于黄州萝卜肉质根生长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8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但是土壤水分也不能过多,否则土壤中空气稀少,不利于根的生长和其对肥水的吸收,而且易造成肉质根表皮粗糙,根处生出不规则突起,影响品质。土壤过于干燥,气候炎热,会使肉质根的辣味增强,品质不良。在肉质根膨大时期,如果水分供应不均,则会发生裂根的现象。
4.土壤 黄州萝卜适宜在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栽培,轻黏质壤土不适合肉质根生长,耕层过浅也会影响肉质根正常生长,易产生畸形根。对缺乏腐殖质的土壤,应施用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土壤的适宜pH为6~7。另外,黄州萝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磷次之。黄州萝卜在各个生长发育期对元素的吸收量,以肉质根生长盛期最大,尤其对磷、钾的吸收量较大。因此,对黄州萝卜的施肥,不宜偏施氮肥,应该注重磷、钾肥的施用,以保证黄州萝卜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