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蜂研究利用情况

(一)壁蜂研究利用情况

1987年我国从日本引进角额壁蜂的蜂茧,并收集了美国、日本有关壁蜂研究的资料,开始在北方果区对该蜂的适应性、建立种群的可能性,以及该蜂的生物学及传粉效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该蜂完全适合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并能繁衍后代、建立种群。将引进的1500只蜂茧集中释放,一年内壁蜂对杏授粉后的花朵坐果率比自然授粉的提高1.2~3.7倍,对多种苹果授粉后的花朵坐果率比自然授粉的提高0.5~1.4倍。回收角额壁蜂的后代数7809头,为原释放数的5.2倍。另外还诱得当地两种野生壁蜂,经鉴定为凹唇壁蜂和紫壁蜂。当年诱集的凹唇壁蜂为3347只,紫壁蜂为1705只。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壁蜂研究组在四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研究所在陕西还诱集到叉壁蜂和壮壁蜂。1991—1993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事昆虫分类等的研究人员,对北方诱集到的凹唇壁蜂和紫壁蜂进行了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及释放技术的系统研究。通过多年壁蜂授粉的试验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对各种壁蜂的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传粉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不断改进壁蜂的释放技术,扩大了各种壁蜂的种群数量。

山东省是为果树授粉而最早引种壁蜂的省份,引种的单位和引种的数量也较多。最早利用壁蜂授粉的乡镇中有30%~50%的果园采用壁蜂授粉,个别乡镇有80%的果园采用壁蜂授粉。利用壁蜂授粉,需在黄州萝卜开花前向壁蜂生产者预订授粉壁蜂茧蛹,茧蛹在2~5℃低温运输。收到壁蜂茧蛹后可放在冰箱冷藏环境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