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黑斑病

(七)黑斑病

黑斑病是黄州萝卜的一种普遍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严重时病株率可达80%~100%,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症状 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受害后初生黑褐色至黑色稍隆起小圆斑,扩大后边缘呈苍白色,中心部淡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径3~6毫米,同心轮纹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淡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部发脆易破碎,发病严重时叶片局部枯死。采种株叶、茎、荚均可发病,茎及花梗上病斑多为黑褐色椭圆形病斑。

2.病原菌 病原菌为萝卜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叶上存活,是全年发病的初侵染源。此外,带病的萝卜种子的胚叶组织内也有菌丝潜伏,可借种子发芽侵入根部。

3.发生规律 黑斑病在一些地区可周年发生。病原菌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由植株气孔或表皮直接侵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侵染后1周左右便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当年重复侵染的重要病原菌。该病发病的适温为25℃,最高温度为40℃,最低温度为15℃。

4.综合防治

(1)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

(2)农业防治:大面积轮作,收获后及时翻晒土地,清洁田园,减少田间菌源。加强管理,提高萝卜抗病力和耐病性。

(3)化学防治:发病前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防治黑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