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株管理

(四)种株管理

黄州萝卜繁种阶段分为准备期,播种期,定植期,田间管理阶段,花期和收获期。

(1)准备期:主要是选择适合黄州萝卜繁殖的基地,基地是繁种能否成功的关键。

①技术要点:繁种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农民对繁种的积极性。选择视野开阔、气候适宜、无黄州萝卜自然留种习惯的平原或丘陵山区为繁种基地,要求基地周边2000米以内无其他萝卜繁种且农民对繁种积极性高。土壤以砂壤土为主,通透性较差的黏壤土和保水保肥较差的沙土不适宜繁种。

②问题:基地投入成本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③解决办法:一是调查当地同茬作物的产值,黄州萝卜繁种效益尽量控制在同茬作物产值的2倍左右;二是繁种人需对黄州萝卜繁种技术较熟练或有一定技术基础;三是做好基地外围安全管理工作。

④关键点:繁种人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最为关键。

(2)播种期:播种一般分为育苗和直播。

①育苗主要技术如下。

一是选择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远离畜禽的地块作为苗床。按苗床与大田面积1∶(5~6)的比例确定苗床面积。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深翻耙碎后整平,做成畦,苗床宽1.5米,长10~20米。

二是采用开沟条播,行距15~20厘米,沟深3~5厘米,人工条播或机械条播,种子间距2~3厘米,太密苗期间苗费工,太稀容易缺苗。播种前沟内打足底水,待水分渗入土壤后播种,播种后耧平。

三是苗期管理。间苗时注意去杂去劣,去掉明显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幼苗或弱苗,定苗后根据苗生长情况浇一次含0.5%尿素的稀粪水,视天气情况灌1~3次水。注意防治跳甲、小菜蛾等害虫。一般苗龄40天便可定植到大田。

②直播主要技术如下。

一是播种密度,一般采用开沟条播或穴播,沟深2~3厘米,行距30~40厘米,亩用种量0.5~0.75千克,2片真叶定苗,早熟品种如短叶13号萝卜株距为10~15厘米,晚熟品种如南畔洲萝卜株距为15~20厘米,每亩密度以1.5万株左右为宜。

二是整地施肥,直播繁种一定要施足底肥,播种前整地时施腐熟农家肥4~5吨,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复合肥50千克,硼砂2~3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深耕耙平做畦,畦宽2米,畦长20~30米。

③问题:一是苗床面积不足。二是播种过密。三是技术落实难。

④采取措施:一是准备充足的苗床面积,一定宽打窄用,1亩地大田繁种最低要准备100平方米苗床。二是控制亩用种量,不管是直播还是育苗,苗床亩用种量一般在0.5~0.75千克之间,杂交种亲本少,要采用精播方式,如条播;常规种如采用直播方式繁种最好穴播或条播,亩用种量控制在0.5千克以下,太密间苗费工,太稀不能保证苗数。三是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新基地开始运作时,一定要坚持按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农民一旦掌握技术后,就会按照此技术执行下去。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因为推广一项新技术总是有困难的。

⑤关键点:苗床面积要充足,亩用种量不能太多。

(3)定植期:包括大田整地施肥和定植。

①主要技术:一是整地,选择前茬为芝麻、黄豆、花生等夏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地块作种子生产田,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磷肥30~50千克,深翻耙碎整平,按2.5米开厢成畦。二是定植,栽前根据黄州萝卜叶形、叶色和根形进行严格去杂,淘汰杂株、病株和弱苗,定植时切除黄州萝卜上部缨子,只留30~40厘米长的缨子。定植行距30~50厘米、株距25~40厘米,早熟品种适当密植,中晚熟品种适当稀些。挖窝栽植,每亩施入20千克硫酸钾和30千克磷肥作窝肥。定植以土不盖住黄州萝卜心叶、肉质根不露肩为标准,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冬季温度长期在-5℃以下的地区要覆盖地膜,其他地区也可覆盖地膜,防止杂草生长和保温保湿。

②主要问题:一是各地施肥标准不一,有的施碳胺肥,有的施复合肥,有的施有机肥,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施肥标准。二是定植株行距不一。三是定植时间不统一。

③采取措施:一是施足基肥,繁种黄州萝卜对磷、钾肥需求较多,基肥多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千克、含钾复合肥50千克、磷肥30千克、硼肥1~2千克。如无农家肥可施,也可用生物有机肥200千克或直接施三元复合肥100千克和磷肥50千克。二是定植标准,根据品种灵活掌握,大致株行距为1.5尺×1.5尺(1尺≈33.33厘米)。三是科学制订定植时间,定植时间段为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定植晚时一定要覆盖地膜保温,定植后要确保活棵。黄州萝卜定植时黄州萝卜肉质根不能太小,否则不易存活。定植时间不能太晚,否则进入霜冻期,黄州萝卜容易受冻死亡。

④关键点:定植前一定要严格选种,不栽杂苗;栽时黄州萝卜肉质根一定不能露肩,也不能盖住心叶;定植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不使黄州萝卜悬空。

(4)田间管理阶段:时间长,管理较复杂,主要是肥水和病虫害防治等。

①主要技术:以混交黄州萝卜繁种为例。

一是肥水管理。黄州萝卜从定植到收获时间较长,一般5~7个月,因此要加强整个生育期肥水管理。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从定植至抽薹前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0~30千克,分2次进行,一次在冬季前种株成活后30天左右,另一次在春季3—4月进行;种株抽薹后为生殖生长期,对磷、钾肥需求量较大,一般在抽薹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入磷酸二氢钾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2%硼砂2~3千克。冬季前要根据种株长势合理灌水和追肥,防止种株因生长过旺入冬后发生冻害。种株开花结荚期要停止追肥并控制水分,防止种株贪青,影响成熟。冬季要注意冻害,遇干旱天气要灌一次水,增强保温。除此以外,还可加强叶面施肥,开花盛期叶面喷施0.5%硼砂可促进结荚,成荚期喷施0.5%磷酸二氢钾可增加千粒重。

二是中耕除草。种株抽薹开花前一般结合追肥灌水中耕2~3次,第一次在定植后30天进行中耕松土,可以增加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种株生长;第二次在立春以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第三次在种株抽薹封行前进行,可除草、松土、护根,促进种株生长发育,防止种株后期倒伏。

三是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等。一般蚜虫害在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容易发生,春季温度升高后为害更严重,因此冬季要重点防治蚜虫,杀死藏在种株叶腋中的蚜虫,春季要预防。小菜蛾和菜青虫视田间发生情况进行防治。蚜虫用吡虫啉、氧化乐果等,小菜蛾用锐劲特、菜喜等,菜青虫用氯氰菊酯。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菌核病等。种荚成熟期如遇长期阴雨天,湿度过大,容易发生霜霉病和菌核病,影响种子灌浆成熟或造成种子颜色变差,严重时可使种株死亡。可用百菌清500倍液喷施。

②问题:一是管理不到位,对繁种不够重视。二是抗旱防涝问题。三是病虫害防治。

③对策:一是定期检查,督促落实。相对农民种植的其他作物而言,黄州萝卜繁种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民对黄州萝卜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多,种植管理熟练程度不够。因此,在整个黄州萝卜生长期,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督促农民按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并向农民详细讲解未落实规程而造成的后果。二是改善基地排灌条件,保持三沟配套,沟路畅通,同时要有灌溉设备。三是病虫害防治不能放松,特别是病害,主要是霜霉病,要做到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切不要错过防治关键时期。霜霉病主要发生在雨水过多月份,多发生在结荚初期。

④关键点: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5)花期:这一时期是确保黄州萝卜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期。

①主要技术如下。

一是花期去杂保纯。去杂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去杂,黄州萝卜开花前或开花期间,技术人员要经常巡查,拔除方圆1000米内异品种萝卜(如繁种地为平原地带,则要确保方圆2000米内无异品种萝卜开花),拔除时一定要斩草除根并集中掩埋。二是内部去杂,黄州萝卜定植后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期,技术人员要逐块进行检查,拔除与本品种有明显区别的种株,如黄州萝卜植株异常或抽薹明显提前的种株要拔除。

二是蜜蜂授粉技术。黄州萝卜为异花授粉作物,需通过昆虫传粉,才能受精结实。花期蜜蜂授粉期间,每天饲喂本品种黄州萝卜花朵浸出的糖液,可提高产量30%以上,方法是每天下午采集父母本花朵,浸泡于饱和糖水中8小时,于早晨用糖液饲喂蜜蜂。一般繁种地区如有人工饲养蜜蜂或有其他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等,可提供充足的蜂源以保证黄州萝卜的授粉需要。如没有则需每亩放1~2箱蜜蜂。

②问题:花期去杂不及时,影响种子质量。

③措施:花期去杂一定要安排有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要求视力好、认真负责、管理严格。开花前一定要与基地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开花动态,一旦发现花开始开放,就要派技术人员入驻,每天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去杂,坚决不漏掉一棵杂株。花期去杂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棵黄州萝卜植株开花为止。

④关键点:严格除去杂株。

(6)收获期:该时期是确保种子净度、色泽等质量的关键期。

①主要技术:黄州萝卜种荚变黄后便可收割,收割后千万不要立即上垛,待放在田间晾干水分后收回稻场堆放,防止堆放过程中种株水分过大而发热影响种子发芽率。黄州萝卜种株收割期如遇连阴雨,堆垛时要防止雨水进垛,以免种荚含水量过大而发芽。黄州萝卜种荚肥厚,较难脱粒,一般抢晴天晒干水分后立即碾压脱粒,注意碾压时种株一定要铺厚一些,并且勤翻动,及时收起种子,防止压碎或压裂,种荚变软后不要脱粒,因种荚未碾碎,种子含在种荚内更难脱粒。也可用粉碎机将种荚粉碎,但要控制好粉碎机的转数,控制好刀片数和筛孔大小,防止打碎种子。

②问题:种株堆放不合理,造成种子颜色较差;种子脱粒方式不对,导致种子净度较差。

③措施:种株收获后不能直接堆垛,收割后放在田间晾晒几天方可堆放或者直接脱粒;种子脱粒时,要将场地清理干净,土粒、沙粒和其他种子不能进场,人工或机械脱粒时要观察种子破碎程度,随时调整。

④关键点:选择适合黄州萝卜种子脱粒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