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退化的原因
黄州萝卜属异花授粉作物,变种及品种采种期间隔离不当极易发生天然杂交,而导致变异。黄州萝卜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良种繁育过程中,难免发生天然杂交。由于生产体制不健全,缺乏系统的提纯复壮工作,黄州萝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杂退化,影响了种性的发挥和繁育推广;再加上部分农户科学意识淡薄,使用种子多是自繁自用,经多年栽培后,造成了黄州萝卜品种种质退化、品质下降、生活力减弱、抗性能力消失等。品种退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发育变异 不同世代的种子生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由于土壤肥力、气候、光周期等条件不同,不同的世代间便会产生发育学上的差异而造成品种退化。
2.机械混杂 在黄州萝卜种子收获、脱粒、晾晒、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中,混入其他萝卜品种的种子,这是引起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并且还会进一步引起生物学混杂。要防止机械混杂,必须科学地安排种子生产地,加强种子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并在种子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生物学混杂 黄州萝卜为异花授粉作物,繁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其他萝卜品种或近缘种类的花粉进行严格隔离,在后代中可出现一些杂合个体,这些杂合个体又导致此后世代的分离和重组,使原黄州萝卜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造成与其他萝卜品种的生物学混杂。防止此类混杂的主要措施是在黄州萝卜种子生产的过程中实行严格隔离。
4.自然突变 在黄州萝卜品种繁育过程中,由于自然界各种理化因素的综合影响,萝卜品种会发生或多或少的自然突变。尽管对表现型影响大的突变发生的概率不高,但微小变异的频率却相当高,当微小变异积累到足以引起基因分离和重组时,便会加快品种的退化,以致丧失原品种的典型性。
5.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变化 黄州萝卜是异花授粉作物,其群体的基因型组成不可能是统一的,总存在一些微小的遗传变异。在以后黄州萝卜种子生产中,这些变异有可能经选择而得以消除,也可能不被消除而积累和发展,从而影响品种的遗传纯度,引起黄州萝卜品种的混杂和退化。
6.病虫害的选择性影响 一个品种常常对育种计划以外的病虫害或某一病虫害的新生理小种不具抗性,在病虫害的影响下会失去其原有的优良特性,表现出明显的退化。在黄州萝卜种子生产中要尽量获得不带病的种子,为此要加强对各种病虫害的监测和鉴定工作,尽可能在无病虫害的条件下进行黄州萝卜种子生产。
7.不良的育种及采、留种技术 在黄州萝卜种子生产过程中,若未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淘汰混杂劣变的植株,结果必然导致品种退化;或虽进行了选择,但选择方法不佳或标准不当,如过于重视黄州萝卜肉质根的大小而忽视了性状的典型性和一致性,或忽视了对原种育性的监测与鉴定,或连年用小株种子繁殖,或以病株留种,或留种植株过少而导致遗传变异等,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此外,在不适宜的自然条件下留种或种子生产中栽培技术不当,均会导致品种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