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萝卜蚜

(四)萝卜蚜

萝卜蚜属同翅目蚜科,全国广泛分布,又名菜蚜、菜缢管蚜,常与桃蚜混合发生,是世界性害虫。萝卜蚜是以食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的寡食性害虫,喜食叶面毛多而蜡质少的蔬菜,如萝卜、白菜等。

1.形态特征 蚜虫均有有翅型和无翅型之分。

(1)有翅胎生蚜:长卵形。长1.6~2.1毫米,宽1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色至绿色,腹部第一节、第二节背面及腹管后有2条淡黑色横带(前者有时不明显),腹管前各节两侧有黑斑,身体上常被有稀少的白色蜡粉。额瘤不明显。翅透明,翅脉黑褐色。腹管暗绿色,较短,中、后部膨大,顶端收缩,约与触角第五节等长,为尾片的1.7倍,尾片圆锥形,灰黑色,两侧各有长毛4~6根。

(2)无翅胎生蚜:卵圆形。长1.8毫米,宽1.3毫米。黄绿色至墨绿色。额瘤不明显。触角较体短,约为体长的2/3。胸部各节中央有一黑色横纹,并散生小黑点。腹管和尾片与有翅胎生蚜相似。

2.发生特点 蚜虫对蔬菜的危害可分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直接危害是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体内的汁液,造成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整株枯死。间接危害是其排泄物(蜜露)可诱发煤污病的发生,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轻则植株不能正常生长,重则植株死亡。此外,蚜虫又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者,只要蚜虫吸食过感病植株,再移到无病植株上,短时间内无病植株即可染毒发病。

3.综合防治 控制蚜虫危害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因蚜虫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所以必须及时防治,防止蚜虫传播病毒。为了直接防治蚜害,策略上应重点防治无翅胎生雌蚜,一般要求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为了防蚜、防病,策略上要将蚜虫控制在毒源植物上,消灭在迁飞之前,即在产生有翅胎生蚜之前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

①清洁田园:结合积肥,清除杂草。黄州萝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结合中耕打落老叶、黄叶,并将其立即带出田间加以处理,这样可消灭大部分蚜虫。

②合理规划布局:大面积的黄州萝卜田应尽量选择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田、留种田,以及桃、李等果园,以减少蚜虫的迁入。

(2)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趋避作用的习性,采用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或银灰色防虫网避蚜,以免有翅胎生蚜迁入传毒。此外,还可结合银灰膜用黄板诱蚜,在田间插入刷有不干胶的黄板,可诱杀有翅胎生蚜,减少蚜虫危害。

(3)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很多,捕食性天敌有草蛉、七星瓢虫、蜘蛛、隐翅虫等,每天每只天敌可捕食80~160只蚜虫,以虫治虫,对蚜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平时应尽量少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天敌。也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喷雾,以菌治虫。

(4)化学防治。

蚜虫繁殖快,蔓延迅速,所以必须及时防治。蚜虫体积小,多种农药对其都有防除效果。常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因蚜虫多着生在心叶和叶背面,因此要全面喷到,而且在用药上尽量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