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简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这本书是由.张艳红著创作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共有102章节
1
前言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是对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初步接触历史、系统了解历史的第一站,初中历史教师肩负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任,因此对初中历...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概述 第一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二、历史核心素养 三、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四、...
3
第一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概述
...
4
第一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5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支撑其生长的理论基础。国内外教学设计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概括起来有如下论点。 (一)加涅的学习条件理...
6
二、历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基点,它是基于终身学习理念、未来教育规划战略提出的。教育理论界对核心素养的主要观点如下。 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
7
三、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5]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
8
四、历史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这种发展既包括历史知识的习得,也包括历史学科能力的实践运用,还涉及历史理性反思以及历史智慧的生成。历史核心素养与...
9
第二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
10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系统就是由其内部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结合而成的功能整体。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要素构...
11
二、对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底的要求
(一)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
12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
13
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方法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然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14
五、历史教学反差
在知识传授方面: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做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自己有的放矢...
15
六、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重要使命。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
16
七、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
17
第二章 初中历史课堂的创新思维发展
...
18
第一节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责任意识
在科技迅猛发展、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历史这门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学科该怎样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呢?历史教师又该...
19
一、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
在传统的教学中,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①知识传授;②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思想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20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责任的方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朱汉国教授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讲道:“通过改革后新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
21
三、初中历史教学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探析
(一)激发历史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而在新课改理念之下,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去促进学生学习...
22
第二节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辩证意识
...
23
一、解释历史的多元角度
(一)多元角度解释历史的必要性 解释历史是指基于史料,全面认识和客观分析历史事物。解释历史的多元角度指在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采用的不同视角和观点。人类历史的...
24
二、解释历史的辩证方法
(一)历史辩证法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辩证方法指的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揭示,是科学的历史辩证法。苏联学者莱纳说:“构...
25
三、多角度辩证解释历史
(一)多角度辩证解释历史的含义 解释历史是指以史料为依据来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横看成岭侧成峰,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是在多样的联系中存在着,因而在对历史...
26
四、初中阶段多角度辩证解释历史培养目标
(一)初中阶段多角度辩证解释历史培养目标的内容分层 依据“多角度辩证解释历史”的内涵界定,根据初中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与实际,将这一目标再做细分,分成三个层次。首先...
27
第三节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理性思维
...
28
一、树立时空联系的观念
历史的一般定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这表明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需要置于此过程中,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才能准确理...
29
二、培养时空联系中理性思维的能力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简而言之,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
30
三、初中阶段置于时空联系中理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一)整体目标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实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首次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同时受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历史学科的了解与认识处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