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过程

二、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题目设计是在参考相关论文文献、对部分教师的访谈结果以及笔者在实习期间的教学体会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共13道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年级;第二部分则是围绕初中历史作业现状进行调查。

2.问卷数据处理

本次问卷共450份,回收4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230份,超过总人数的50%,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和代表性。随机抽取的230份问卷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并分析。本次调查问卷样本从性别看,男生共122人,占53.2%;女生共108人,占46.8%。从平时对待历史作业态度看,其中54人始终认真对待,占23.3%,85人则取决于教师要求,占36.7%,剩余92人受作业量影响,占20.0%;从完成作业方式看,自主完成109人,占47.6%,抄袭其他同学90人,占39.3%,与同学或老师协同完成31人,占13.1%。

根据对待历史作业态度与完成方式这两个问题了解到大部学生对历史作业关注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因此,在初中群体中研究历史作业设计具有一定价值。

表5-2 初中历史作业类型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初中作业仍以传统类型为主,习题类占28.5%,抄写类占34.6%,背诵类占32.1%,其他类型仅占4.8%。但调查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显示,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新型作业。演讲类占47.8%,辩论类占58.3%,调查类占37.4%,动手类占46.8%。

表5-3 初中历史作业内容调查

调查显示,历史作业内容相对简单,所占比例达到54.3%。对其细化显示,其中强化基础知识内容占60.5%,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占21.7%,培养正确价值观占17.8%。同时,作业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经常联系仅占7.2%,偶尔联系占15.3%,从未联系高达77.5%。

表5-4 初中历史作业评价调查

调查显示,历史作业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占83.6%,同桌互评占10.5%,小组互评占5.9%。同时,对评价后作业态度,置之不理占30.7%,对照答案进行分析占57.2%,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占12.1%。

表5-5 初中作业中落实核心素养调查

调查显示,初中学生对于历史核心素养了解程度还不够,非常了解仅占3.2%,了解一点占36.8%,完全不了解占70.0%。关于作业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经常有占5.9%,偶尔有占26.4%,从没有占67.7%。

(二)教师访谈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引路人。因此,本次谈话围绕初中历史教师在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作业设计观念、作业内容、作业类型等方面展开,掌握教师设计作业具体情况。

1.访谈对象

本次访谈对象是按教学背景在A市省级重点初中每个年级内选取一名。这三位教师由于教学背景不同,因此,各位历史教师对核心素养以及历史作业设计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这极大地丰富了本次研究第一手资料。

2.访谈内容

本次访谈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考察初中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是调查各位教师的作业设计观。本次访谈共设计6个问题:①您每天都会布置作业吗?②您一般布置什么形式的历史作业?③您怎样看待初中历史作业?④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了解吗?⑤您认为初中阶段是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⑥您在作业中或是课堂教学中尝试过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吗?

3.访谈结果

(1)您每天都会布置作业吗?

师A:由于我所带年级为初一,每班一周会有两次课,所以只是在有历史课的时候才会布置作业。

师B:不会,因为我所在的年级为初二,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繁重,我只是在偶尔布置一些作业。

师C:我在初三年组,初三阶段的学生需要完成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我每天都会布置历史作业。

(2)您一般布置什么形式的历史作业?

师A:我一般会布置背书和完成配套练习册的作业。

师B:主要有教材后相关练习,还有平日在网上搜集的一些典型习题。

师C:我主要会布置学生背诵和试卷类型的作业。

(3)您怎样看待初中历史作业?

师A:历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上所学到历史知识的理解。

师B:历史作业是教学的补充,在本节课后我都会精选一些关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即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也可以帮助我及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直观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是否还存在困惑。

师C:在我看来历史作业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从作业中我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历史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样学生可以掌握哪些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强化记忆。

(4)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了解吗?

师A:了解,在高中历史新课标出台后通过自行阅读了解过。

师B:十分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出台并明确提出五大素养时我还没有毕业,因此在学校读书阶段接受过充分的学习。

师C:相对了解,我先是通过高中新课标对核心素养有了大致了解,此后受邀请参加过徐蓝教授对五大核心素养展开讲解的讲座。

(5)您认为初中阶段是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师A:初中阶段历史以学业水平测试为主,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不大,这样初中阶段对历史的学习只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影响不大。加上初中阶段历史课时相对较少,可以不必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师B: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是相通的,只是初中阶段达成度相对较低,因此我认为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师C:我认为初中阶段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在初中阶段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此外初中是为高中打基础,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学生相应基本学科核心素养,会导致高中阶段更深一层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实行。

(6)您在作业中或是课堂教学中尝试过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吗?

师A:因为平时课时任务重,并没有在这两方面进行尝试。

师B: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过,收到的教学效果还算不错。

师C:在平时课堂教学和作业中都有尝试过,从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来看还是不错的,只是在作业方面学生有些不知如何操作。

综上所述,教师根据课标所要求“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认为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但在作业方面,依然认为其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缺少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