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个古老的传说在那里流传,
知道它的有两位年轻女郎,
于是那座阴森的建筑物,
便被她们称作“泪泉”。
关于这首长诗中提到的知道这个“古老的传说”的“两位年轻女郎”究竟是谁,在苏联的学术界,意见并不一致,大致有两类:
普希金研究专家伊凡·诺维科夫认为,是指拉耶夫斯基的两个女儿叶卡捷琳娜和叶莲娜,正是她们将那个凄婉动人的传说讲给普希金听的。(见《普希金在流放中》)
而在列·格罗斯曼那部被国内外公认为关于普希金的权威性传记中,则认定是指波托茨基家的两姊妹索菲娅和奥尔加。她们是定居在彼得堡的著名希腊女人索菲娅·康士坦丁诺芙娜和波托茨基的女儿。两姊妹自幼住在克里米亚世袭领地的别墅里,在巴赫奇萨拉伊听到过有关本家族中这位悲剧性人物——玛丽雅·波托茨卡娅郡主的传说,并由姐姐索菲娅讲给了她们的朋友普希金。
坚持后一种说法的,还提出了另一重要证据:普希金那首根据法国诗人巴尼的诗《西色拉的一瞥》意译的《柏拉图式爱情》,便是他于1819年底献给索菲娅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这位冷若冰霜、拒绝了爱神青睐的少女的炽烈恋情。后来,索菲娅嫁给了基谢列夫将军。普希金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曾经提到过,《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的灵感的惠予者,就是那位被他“长期愚蠢地爱着”(即一种毫无希望的单相思)的女郎。
在这部长诗中,鞑靼可汗对波兰郡主玛丽雅·波托茨卡娅的单相思,与诗人普希金对索菲娅·波托茨卡娅的一厢情愿的狂热恋情恰相照应。因此,有人说,普希金是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
在长诗的结尾处,他奋笔疾书,直抒胸臆:
我忆起同样可爱的目光,
和那依稀是人间的玉颜,
我的全部思念都向它飞去,
在逐放中依然把她眷恋……
啊,痴人,算了吧,
再别燃起这无益的灯盏!
令人心魂不宁的单恋的幻梦,
已使你做出了够多的奉献。
由于“普希金是用自身的炽烈的生命来温暖它们”,所以,他的“南方长诗能够唤起读者炽烈的热情”,显得格外凄怆动人。不管两位女郎究竟是谁,我想,对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一论断,人们当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