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隆河,一首雄奇的史诗

雅隆河,一首雄奇的史诗

一觉醒来,见窗外一片皎然,以为天已破晓,披衣起望,不料竟是一天朗月。在淡青色的天幕上,冰轮般的满月挂在西南方鞍形的山脊之上,幽辉粼粼,照得群山峡谷分外庄严神秘。大地正在熟睡,一切都显得苍凉,浩渺。

我以为,在祖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西藏最具特殊的魅力。它的独特的社会历史、民族风情,神奇的自然环境和高原风光,为任何内地与其他边疆地区所无与伦比。传奇的史事,特异的风习,迷人的景色,随处都可以引发雄奇的意境和奋发的情思。现在,就从我所在的雅隆河流域写起吧。

雅隆河,这个名字尽管在藏汉古史和现代典籍中经常可以见到,但它实在太小了。从源头到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口,全长不过六十多公里。上游只是潺潺一线,但终古长流,永不涸竭;中下游一带稍宽,也只有十米左右。它的出名,是因为这里孕育了藏民族的祖先,是古代吐蕃王朝的兴亡故地,也是整个西藏文明历史的策源地。

它的水质非常好,佛典上说,秋天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腐,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去不伤腹。出于好奇心,我饮下一满碗,倒也没见到什么神功奇效,但清冽净洁却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它纯系高山雪水融汇,没有任何污染。

此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牛羊遍野,农牧业十分发达,号称西藏的粮仓。民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氆氇、围裙、木碗、石锅、竹器、藏被、地毯等传统手工艺品,以造型奇特、富有民族特色,名闻遐迩。这里只说一个事例,《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从宁国府查抄的物品中有三十卷氆氇,据考证就是这里的贡品。这是一种手工织成的毛呢,结实耐用,可制作服装、鞋帽,也可做铺垫,相传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这里的藏族同胞,勤劳勇敢,朴实纯真,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把生活在民族历史文化的源头引为荣幸。在地处雅隆河口的山南地区首府泽当镇,他们热情地导引我们观看了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贡布山。山腰间有三个“仙洞”,传说是西藏人类始祖居住的地方,至今保存完好,一年四季香火不绝。这一带诞育了藏族文字的创始人,产生过藏族第一部诗集、第一部藏戏,建筑了西藏第一座寺庙。在附近一个陡峭的山头上,有一座始建于公元前228年的碉楼式高层建筑,名叫雍布拉康,是第一代藏王修建的西藏第一座宫殿。里面的壁画描绘了出现第一代藏王、修建第一座宫殿、开垦第一块耕地的故事,十分逼真。站在宫殿顶层下望,雅隆河谷的秀美风光一览无余,在藏族同胞的指点下,我们俯眺了传说中的藏族的第一个村落和第一块农田。

早在童年时代,我们就从课本上了解到松赞干布这位西藏历史以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就出生在雅隆河谷。史书上称赞他“为人慷慨才雄”“骁武绝人”“多英略”,通达工艺、历算、武技及各种学问。他文武双全,先后兼并了毗邻诸部,建立了西藏第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的吐蕃王朝。他派遣大臣禄东赞去长安求婚,唐太宗许嫁文成公主,从此开创了汉族藏族民族友谊的先河。这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代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画的《步辇图》中有过生动的描绘。

在西藏,文成公主几乎与这位英王齐名。每到一处,都能听到人们对她的赞颂。她生长在皇家,聪颖秀慧,端丽多才,从小过的是豪华富贵的生活,未出过宫门一步。但是,为着发展汉藏友谊和祖国统一大业,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女,以其非凡的胆识和卓绝的献身精神,毅然离开温柔富贵之家,踏上了雪裹冰封、山高岭峻的险程,来到荒凉、落后、风习迥异、言语不通的西藏高原,充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致力于吐蕃王国的政治建设、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实在是旷古未有,难能可贵的。

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进藏,680年去世,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年,松赞干布于650年去世,他们一起生活将近十年。尽管已经迁都拉萨,但许多时间都是在泽当的昌珠寺度过的。松赞干布为了不忘雅隆之本,把这里作为冬宫。寺内至今还保存着传说是文成公主用过的酒壶、陶盆、炊灶和亲手刺绣;寺庙周围的柳林,据说也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留下来的。

文成公主也十分喜爱雅隆河流域,认为这里土地平坦,花木繁茂,水碧山青,气候温润,景色与大唐长安相似,遂定居于泽当。公主带来的随从人员和工匠,向当地人民传授了平整土地、开挖畦沟、加筑田塍等耕作方法,以及安装水磨、造纸、缝纫等技术。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文成公主教授当地妇女刺绣、纺织的故事。公主死后,与松赞干布合墓,葬在雅隆河东岸。墓顶平台上建有祠庙,供奉着他们夫妇的画像。

西藏古代的历史,湮没在大量凄美动人的神话传说之中。其中,尤以雅隆河流域神话传说最为密集,最为丰赡,贯穿着整个历史长河,是这一带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的多棱镜。人们头脑中贮藏着许多奇幻的传说和迷人的故事,好似汩汩心泉在胸中流淌,随时都会喷涌而出。

改革前,这里分布着许多大农奴主的庄园,广大农奴过着暗无天日的极端痛苦的生活。他们说,除了手中敬神用的转经筒,全村找不到一种能够转动的轮盘;除了领主老爷抽打的鞭痕,全身几乎一无所有。在这种中世纪式的愚昧,地狱般的黑暗的生活中,人们只有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奇幻的神话传说之中,用以代偿余生梦想。

于今,苦难岁月已经随着雅隆河的逝波卷入滔滔江海,一去不复返了。新世纪的朝暾终于以其灿烂的光华降临万里高原。恩格斯曾说过:“世界史是最伟大的诗人。”现在,在雅隆河流域,在整个西藏,随地可见这“最伟大的诗人”的杰作。一首民歌对西藏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做了精辟的概括:“文成公主来西藏,藏汉民族情谊长;金珠玛米进西藏,叛乱分子一扫光;五星红旗飘西藏,翻身农奴齐歌唱;改革开放新西藏,万里高原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