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无数史实证明,谗言是非常厉害的。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感事》诗,讲述到谗言能够杀人灭族,毒害极大:“将军被鲛函,只惧金矢镞;岂知谗利箭,一中成赤族。”锐利的金属箭头可以射穿鲨鱼皮制作的铠甲;但谗言这支毒箭还要厉害百倍,一经中的,就会阖家遭斩,赤族灭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史有明证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武安侯田蚡与魏其侯窦婴,在汉武帝面前互相攻讦,各不相让。最后,田蚡胜利了,因为他使用了“流言杀人”的杀手锏,说了一番耸人听闻的话:天下幸而安乐无事,我得以成为朝廷肺腑之臣,平生所爱好的不过音乐、狗马、田宅而已;不像魏其、灌夫那样,日夜招聚豪杰壮士相互议论,不是仰观天象,便是俯首划策,窥伺于太后与皇上之间,希冀天下变乱,从而成就他们的谋国雄图。言外之意是,我这个人胸无大志,平生所追求的无非是声色狗马;而他们则是野心勃勃,眼睛时刻盯着皇帝的御座。你这做皇帝的可要权衡利害,多多当心啊!“岂知谗利箭,一中成赤族”。结果,汉武帝听信了田蚡的谗言,将与魏其侯窦婴深相结纳的将军灌夫及其家属全部正法,窦婴本人也在渭城被处决了。而田蚡却因为“举奸”有功,安安稳稳地做着他的丞相。
鉴于谗言可以杀身灭族,乱国亡家,宋人罗大经写过一首《听谗诗》,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将听信谗言导致骨肉析离、君臣猜忌、兄弟残杀的危害一一列出,不啻一篇讨谗的檄文:“谗言谨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遭诛,父听子当诀,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