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九寨沟与其他许多著名风景区不同,亘古以来,隐在深山人未识,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典型的处女地。这里除了世世代代散居着为数不多的藏族同胞,那些性耽山水、情系烟霞的文人墨客从未涉足,因此,过去“名不见经传”,人文景观相对缺乏。
此间,多的是古艳动人的神话传说,它们以原始思维的想象和幻想、虚构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藏族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劳动、斗争、爱情生活中的经验、理想、感情和愿望。这种特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形成,当然和它长期处于封闭式的环境,脱离原始状态较晚有直接关系。
作为民族远古的梦、文化的根、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和无意识的集体信仰,神话传说在九寨沟可说是满坑满谷,俯拾即是,几乎所有的景观都和神话传说、特别是和挚诚相恋的男神达戈、女神沃诺色嫫的爱情故事相联系。他们赋形于沟内两座最高的山峰,既是神,也是同自然作斗争、从事劳动生产的强者,是半人半神、人性多于神性的偶像。而另一座险怪的峭岩,则是一个插足其间的魔鬼化身的第三者。
许多景物都围绕着这根主线被赋予神奇的来历。比如,色嫫失手打碎了达戈赠给的梳妆宝镜,碎成一百零八块,就成了今天九寨沟一百零八个晶莹澄澈、光可鉴影的海子;那跳玉溅珠的珍珠滩,则是色嫫项链上的光洁圆润的珍珠汇成的溪海奇观;那一片片一条条银绸素练般的奔流急瀑,来自神女的纺织台;那长海岸边的苍劲挺拔、枝丫侧向一旁的古柏,乃是为民除害,折断左臂的沃秀老人的化身。
这里的山,因那些神话传说而更加瑰奇神秘;这里的水,因那些美丽的传说而益发富有魅力。晨昏相对,令人想象其中必有帝子天神驾螭乘虬,驰骋其间。它使素以“童话世界”著称的九寨沟,又罩上了一层神话世界的色彩。
神话传说在各民族的古代生活中,并不是一堆无机物的沉积,而是经常发挥着弥补生活中的不足的积极作用。有人说,梦是一个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那么,神话则是贫弱民族的财产——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却又无力实现的事情,就以代偿的形式付诸余生梦想,久而成为神话。因此,透过这些神话传说,不仅可以捕捉到历史的影像,而且,能够窥见远古先民的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察知他们的真实感情和精神世界。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早期人类智力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在各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寻求一种因果关系。可以说,许多神话都是对因果关系做出的某一类解答。而且,人类原始思维虽然具体、形象,联想力非常丰富,但是,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做出逻辑推理的能力,却十分低下。因此,只能借助“拟人化”即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当看到满山火红的秋叶,便想到贪杯醉酒的壮汉,或脸罩红纱的倩女;把由碳酸盐聚集而成的水中凸堤想象成为民造福、鳞甲飞动的戏水蛟龙。正是这种惝恍迷离的意象与传说,造成一种朦胧的意境、“人化的自然”,从而,赋予各种自然景观以诗情、理趣,使九寨沟原本就瑰丽迷人的景观更加富有魅力,筑成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座虹桥,沟通梦境、现实、希望的一条彩路。
我访九寨沟时,正当知命之年,已经是告别童话与神话的时期了,但置身其间,又仿佛找回了飞驰已久的童年,重温和白雪公主、美人鱼为伴的幻想世界,恢复了清风白水般的童真。同这种雾气氤氲缠绕在一起,幻者似真,真者疑幻,怕是几个清宵好梦也难以遣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