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关于淹城遗址的第三说,我是在实地访察武进区湖塘乡时直接听到的。
诗文中有神游、卧游之说,我就是身尚未到淹城,心却早已向它敞开了。脑子里带着一大堆问题,驱车前往。正是收获时节。武(进)宜(兴)公路两旁,稻海连天,推涌着起伏的金浪,展现出锦绣江南的丰年胜景。向导小章是一位健谈而博雅的姑娘,沿途做着有关故实的解说。过了湖塘桥,在西向拐弯处,小章指着一个村落说:“这里距淹城五里,是古代留城的遗址。”接着,她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古老的传说:
商朝末年,淹、留都是诸侯小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两国君主常相过从,还成了儿女亲家。后来,留君听说淹君得到两只白色灵龟,属于稀世之珍,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借回去与妃嫔传观,但始终未获准诺,于是起了并吞淹国之心。察知了留君的用心,淹君一怒之下,把归家省亲的女儿扣住,不许她再返留城。同时筑设三城三河,严加防守。城外烽墩罗列,用以登高瞭望和升烟报警。城墙外侧种满倒钩、蒺藜、唐球、弯角毛树等带刺的灌木丛,形成了防御敌军偷袭的天然屏障。留军几次强攻,都没有得手。
说话间,淹城到了。轿车开进了外城,停在三座高墩前面的广场上。由小章导引,我们顺着传说是淹君的跑马岗往里走去。原来,城凡三重,均为泥土堆砌。外城略呈圆形,周长五里,城郭约为七里;内城呈方形,周长三里。恰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说法相符。宫城,俗称紫罗城,周长一里。每道城只开一门,外城门朝西北,内城门向西南,宫城门对正南,这也符合中国古代统治者对自己权力的传统表示方式。
三城外侧均有护城河,宽五六十米不等,互不通流。宫城河已湮为农田,内河、外河静水无波,作蛙绿色。宫城地势高耸,内城、外城渐低,远望之形似旋螺。城墙虽已倾圮,但基址仍高出水面十米左右。
小章念了一首民谣,基本上勾勒出淹城当日的胜概:“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三套环河四套城;内高墩,外高墩,周围林立百高墩,城中兀立王女墩;内河坝,外河坝,通道唯有河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现在,除墩台有所减少外,余者大体如是。
《武进县志》记载了明代诗人陈常道的两首淹城纪游诗。其一曰:“谁叱冯夷去巨兵,凿开湖埠壮南营?山藏孤岛围千嶂,堑挟重汤控一坪。盘谷蛇形森踞虎,昆池叠影浩翻鲸。可怜王气今蒿莽,落日群鸥空自盟。”于兹可见,在数百年前,虽然城池早已笼罩在荒烟蔓草之间,但气魄还是十分壮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