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践

应用实践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19年起逐步推行行政管理MDT模式。以机制建设为牵引,每季度常态化召开医护技联席会,至今已上会讨论议题50余个,经研讨、制订、完善制度15个、梳理优化流程26个,解决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跨部门难题,获得了医院职工、患者、同行的高度肯定。

●推行全方位优化 破解门诊大厅拥挤难题

门诊患者拥挤是困扰每个医院的问题,尤其是每周一、周二以及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为优化门诊秩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由质量管理部牵头,医务部、门诊部、财务部、信息工程部、宣传教育部等共同参与,通过现场观察,研究门诊布局;通过访谈交流,了解患者需求;通过数据分析,锁定拥挤时段。医护技联席会通过研讨,制订改进措施:高峰期适当增开人工窗口,视排队情况灵活增减;鼓励自助机缴费,由门诊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做好引导;保安强化排队秩序管理,尽量落实一米线间距要求;适当增加部分科室号源,根据历史数据调整;优化加号流程,探索开通自助机加号功能;分流病历本购买,在导医台即可办理。一年后回顾评价,门诊大厅拥挤现象改善明显,门诊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实施全过程治理 理顺患者出院带药流程

出院带药等待时间过长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质量管理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药学部、后勤部等部门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观摩、流程跟踪、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梳理出院带药流程,查找医护、费用、药房、后勤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参与医护技联席会,要求规范医嘱开具、优化预约出院、加强患者宣教、规范摆药时间、增加送药频次,并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举措,例如,设置送药专用电梯,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新增预存住院费功能,强化病房自助机使用管理等。半年后评估反馈,医务人员管理意识明显提升,提前一天开具带药医嘱比例从59.50%提升至69.80%;药品运送时间缩短16.30%;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达97.71%,医院未再收到相关投诉。

●●●聚焦全周期管理 排除科研用危化品隐患

作为科研型医院,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科研用危化品的管理,由于管理部门分散、权责不清,其存在一定的风险。质量管理部、药学部、科研外事部、肿瘤学实验室、采购办等部门合作,围绕采购、保存、领用、监管等环节开展调研,并召开医护技联席会,明确责任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制订应急预案、健全考核机制。例如,肿瘤学实验室审核把关采购环节,采购后统一保管、回收、排出;药学部统一采购,完善报备手续,及时传达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科研外事部牵头制订OA采购、领用流程,使用时遵循“谁领用,谁负责”的原则;科研外事部、安全保卫部履行监管、考核职责。实施全周期管理、一体化推进,有效地推动了科研用危化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筑牢医院安全发展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