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疗服务文化品牌建设

非医疗服务文化品牌建设

●“H28治愈星球”儿童肿瘤关爱项目

“H28治愈星球”儿童肿瘤关爱项目为接受放射治疗的0—18岁儿童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开展公益活动,本项目旨在通过住院空间改造,整合优化社会资源,回应癌症放疗患儿及其家庭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多元需求,开展经济援助、心理辅导、住院陪伴、爱心捐发、精神抚慰、功课辅导、社会融入等特殊定制服务,打造“送你一朵小红花”愿望认领计划、“H28星球探险记”医路相伴计划、“H28星球欢乐日”兴趣培养计划、“H28星球生日会”、“H28星球救援计划”和“H28星球捐发计划”6项志愿服务子项目,构建治疗康复、娱乐互动、健康教育、回归学校等全方面服务体系,促进患儿及其家庭积极面对治疗环境,降低医疗恐惧,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活信心,进一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志愿服务25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超过600人次,已有超过365个家庭接受服务。2020年,联合梦想改造家栏目组筹集爱心资金160万元,为肿瘤患儿建成“H28治愈星球”,筹集20万余元社会爱心捐款,用于支持“H28治愈星球”儿童肿瘤关爱项目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和贫困癌症患儿救助。通过“医务社工+志愿者”助力该项目的运行,打造出一支“H28儿童肿瘤专项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开发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志愿者的创新能力,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肿瘤相关知识,并逐步接触人文关怀和死亡教育等内容,让志愿服务变得更专业。此外,还可以依托本项目的运作,探索出一套“医务社工+志愿者”管理与创新的品牌志愿服务模式,并总结归纳出儿童肿瘤领域的志愿服务案例。“H28治愈星球”儿童肿瘤关爱项目框架如图29所示。

图29 “H28治愈星球”儿童肿瘤关爱项目框架图

●●“乌丝带”爱心捐发项目

“乌丝带行动”是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重庆大学点点星辰公益团队和发之源毛发制品(重庆)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面向全国的志愿捐发公益活动。乌丝本意是乌发,谐音却是“无私”。来自全国各地的“乌丝行者”(爱心捐发人士)捐献了发丝,主办方将收集的头发交由合作的假发制作厂商定制合适的假发,这些假发将用于捐赠给因肿瘤治疗而脱发的患者,帮助癌症患者重拾信心,重获希望。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12313份爱心捐发,为250名肿瘤患者捐出定制假发。

项目通过志愿重庆和医院内部志愿服务系统,建立捐发志愿者注册登记与记录认证体系。所有参与捐发人员均实名登记注册,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记录认证,每名捐发人都可以获得一份“捐发证书”。基于《医院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乌丝带”爱心捐发项目管理团队的职责,成立志愿服务运营小组,各部门建立定期汇报沟通协调机制。设立激励机制、落实经费保障,购置必备设施设备,确保相关活动的正常开展。

“乌丝带”爱心捐发项目依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台一网两微六号”融媒体矩阵,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志愿服务宣传渠道,设计和打造“乌丝带”专属logo和捐发证书,以高校、医院以及社会多方联动的形式推广,引发社会公众对肿瘤患者的关注与关爱。截至目前,该项目吸引了重庆卫视、重庆新闻频道、中国日报、上游新闻等十余家中央驻渝和重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话题#你愿意为孩子捐出你的头发吗#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1.2亿次,在全国形成较好的社会反响。

●●●“汝康齐守护”乳腺癌患者关爱项目

医院非医疗服务团队聚焦女性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联合乳腺肿瘤中心开展非医疗服务和医学人文品牌建设。“汝康齐守护”乳腺癌患者关爱项目,旨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的关爱陪伴志愿服务,促进入院适应,缓解医疗恐惧,提高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回归社会和重建生活秩序的信心,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服务对象主要为来自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西南地区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项目围绕乳腺癌患者诊疗需求针对性打造了5项服务计划:“就医沟通桥”个案服务计划,搭建乳腺癌术前沟通桥梁,促进医患沟通;“美丽蝶变”康复训练服务计划,加强健康宣教,促进康复实操训练;聚焦心理社会问题,提供“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心理社会调适计划;“我行我秀”能力提升计划,重建身体和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与汝同行”同伴支持计划,搭建同伴支持网络,促进社会参与。

项目自2022年2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开展服务52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156人次,形成5个服务品牌活动,服务乳腺癌患者624人次,服务内容深度融入科室医疗服务体系,备受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好评。此外,项目聚焦服务与研究结合,立项《社会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实务研究》课题。同时,制订医务社会工作集中实习培训系列课程,医护团队和社工团队联合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培养,来自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14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院实习。

总体而言,项目以乳腺肿瘤中心康复室为载体,深度融合医护患社四大主体,聚焦乳腺癌患者治疗—康复的全周期需求定制服务内容,“医务社工+志愿者”的协调机制整合资源促进服务联动,充实乳腺癌患者关爱服务项目内核,为项目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