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施

管理实施

●以综合目标考评为导向搭建体系

坚持“能力、质量、效率”的总体原则,聚焦“精准指标、精细考核”,建立综合目标考评体系。每年年底,医院对标对表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内涵、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方向、目标和年度建设主题,制订次年度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评方案以及各科室的综合目标责任书,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从考核时间看,考核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不同周期的考核侧重点不同。月度考核聚焦党建、医疗、科研、教学、医保、感控、护理等考核;季度考核围绕党建工作和行风建设;半年考核涉及预算执行、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年度考核统筹评估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并设置年度担当作为好干部、医疗质量/科技创新/教学管理先进科室奖、突出贡献奖、综合目标考评奖等一系列奖项,树立先进典型。

从考核对象看,考核分为行政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为提升考核的精细化程度,根据科室定位、建设目标、综合水平等,将临床科室分为科研型科室、研究型科室、临床型科室,相应地调整医疗、科研、教学考核比重,并在评优评先、资源配置等方面有所区别,体现科学性和公平性。

从考核指标看,对各部门/科室设置通用指标,如党建工作、领导力、执行力、宣传工作、预算管理、安全生产、不良事件等。同时,结合实际为每个部门/科室制订个性化指标,如院办公室的院内公文质量,外科科室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等,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的放疗占比,重症医学科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等,实行精准化考核。

●●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 促进转型

◆1.夯实基础医疗质量

实施基础医疗质量“1138”工程,即每月1次质量通报,每季度1次医师大会,每月3张质量考核表、8个核心制度记录本,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构建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联合体,医务部、护理部、医保部、院感部、输血科、药学部、医工部等多部门协同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强化科室主任、质控专员履职考核,建立“自查、互查、督查”机制,以点带面,提升医疗质量。定期召开以“坚守医疗底线、保障患者安全”为主题的医疗质量管理专题读书班,开展培训、督导、整改、再培训等活动,推进医疗质量管理“三基三严”专项行动。

◆2.强化不良事件管理

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影响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管理是医院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有效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工具,是尽早发现医疗质量问题、预防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受到伤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医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建立院科两级管理体系,设置不良事件管理专员,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出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建立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推动常态化、全流程管理;根据国家、重庆市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从严重程度、特点性质等方面将不良事件分为4类12种;通过新职工岗前培训、融合发展共同体培训、医师大会培训、护士大会培训,面向全院职工讲解不良事件的概念、意义和上报流程等,提升职工的意识和能力;坚持非惩罚性、学习型理念,鼓励职工上报不良事件,对医院认定的事件每例奖励50元;强化分析处理,应用WHY-WHY图、鱼骨图、柏拉图等质量管理工具,查找不良事件的原因,从而完善制度、流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以职能部门考核为重点保障发展

行政职能部门是医院的综合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是医院实现整体战略目标的纽带,对医院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作内容差异大、考核指标难量化,其工作质量考核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为提升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医院采取“三管齐下”的方式,优化行政职能部门质量管理。

◆1.确定部门权重系数

运用德尔菲法,面向院领导,行政职能部门主任、副主任,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等开展匿名问卷调查。调研分三轮实施,第一轮调研确定评价指标,第二轮调研确定各指标权重,第三轮调研确定各行政职能部门权重系数,调研结果作为院内行政职能部门月度、年度等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细化重点工作任务

每年度围绕医院战略规划和年度建设主题,结合实际制订各行政职能部门年度重点考核的工作内容,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例如,2023年医院的发展主题是“教学能力建设年”,因此,将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建设研究生师资队伍,管理本科室、研究生、住培医师、进修人员等纳入教务部的年度重点考核条款,形成量化的考核标准。

◆3.开展360°考核

行政职能部门的月度考核是从院领导评价、行政职能部门互评、临床医技科室满意度评价等方面评估,内容包括部门间协作、服务意识、工作效率、执行力评价等。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3个等级,优秀不超过5个,切实选拔出工作质量突出的行政职能部门。

●●●●以提升患者体验为宗旨优化服务

健全预约诊疗制度,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完善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提供“患者不动医师动”的优质服务,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建设互联网医院,大力开展日间诊疗,推进临床路径全覆盖,组织临床药师提供用药指导、用药评估等服务。优化就诊环境,配备轮椅、自助机等便民设备。打造“医务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对患者开展疼痛、心理等评估及干预,建立有温度的癌症患者服务模式。

●●●●●以信息质量管理为支撑提升效能

为发挥大数据管理在管理中的作用,医院建立BI系统,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分析数据。移动端包括门诊工作、住院业务、医疗效率、资源配置、工作负荷、患者负担等指标,展示主要的运营数据;PC端从医务、病案、药学、护理、运营等方面分析医院的工作质量,并建立门诊、住院等主题首页作为数据治理“驾驶舱”,为评估考核、管理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