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展望

安全文化

01 全方位立体化安防体系建设的实践

安全保卫部

安全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传统安防体系的密集型劳动、粗放型管理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以人防为基础、物防为保证、技防为核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系统科学、高效智慧的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实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建设背景

●安全面临的挑战

现代医院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社会对医院安全管理工作反映强烈。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也给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赋予了新的职能、新的要求,其工作内涵更为广泛。同时,医院安全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政治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医患矛盾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安全意识不强、岗位责任不明、边界划分不清、制度预案不齐等导致安防体系不够完善;安防设备多且独立运行、运维繁杂管控压力大、事后追溯难取证难等诸多问题暴露出信息化程度不足、管理手段落后、应急处突能力弱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医院安防体系建设,创新安全管理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预警能力,实现智能治理深度应用,最大限度防范预警危险因素,以满足医院安全管理的新需求。

●●安防建设总体架构

◆1.政策依据

根据《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要求,以安防体系建设为载体,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并提升预警能力,以保障医院安全和稳定运营。

◆2.建设目标

以医院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为载体,提升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立体化水平为建设思路。通过以网格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手段为抓手,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多层次、多维度的安防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将强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专业化管理将提升管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科学化管理将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规范化管理将加强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现代化管理将保证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3.信息技术

通过智能化技术和系统,对医院安全管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实施高效的全程精细化、数智化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透明度、可视化程度和科学决策。

实施过程

2018年起,我院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性和经验,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分步组织实施,大安防体系建设在卫生系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架构顶层化

◆1.网格化管理

依据“渔网理论”“圈块格线点”,建立顶层设计的医院安全委员会,实行网格化管理,可以将复杂的管理任务分解成多个简单的任务,实现安全机构健全、部门分工明确、各级职责清晰的管理模式。

◆2.责任制管理

依据犯罪地理学意义上的防卫空间理论,成立各级安全委员会,在楼宇楼层、部门单元的基础网格内,构建防控网格责任区,实施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

◆3.联动机制

依据共同体理念实施安全—医疗—后勤内部三联动,政府—公安—企业外部三合作的联动机制,内外联动,相互协调,合作响应,有利于实现责任制管理和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强化体系内涵建设

◆1.管理团队专业化

安全管理政策性、专业性非常强。培育安全管理团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创新选聘方式,组建专家技术团队,为医院提供优质安全的咨询和技术服务。

◆2.管理方法科学化

运用科学管理学方法,对关键点进行风险评估、灾害脆弱性分析,准确掌握风险点,引入质量改进概念,持续质量改进,优化安全流程、制订应对措施,实施管理方法科学化。

◆3.管理制度规范化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约束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有制度、有落实、有改进、有反馈、有提高,安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4.预防机制常态化

建立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组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查找堵点、难点问题,以风险为核心,确定重点部位,超前防范隐患,明确层级负责人,强化一线岗位人员“两单两卡”。以排查为核心,排查治理管控痛点、漏洞,超前整治隐患,对新发风险点,再次分级管控,完善制度预案,形成闭环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概率,提升安全防御的安全韧性。

◆5.“三防”建设现代化

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建设是医院安全建设的基础。医院突出以人防为基础,强化人员培训,确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能够满足现代安防管理的需求。以物防为保障,建立规范的安全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强化规范执行。以技防为核心,运用前沿科技,建设智慧安防系统是安防体系建设的特色。

●●●构建智能化防控体系

◆1.建智能管理平台

因地制宜,科学提出“利旧融合、智能高效”的建设思路,建设完成安防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和运维管理平台,实现“视频高清化、模块智能化、数据可视化、系统集成化、全程互联化”建设目标。

◆2.挖数智化应用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解决传统系统孤立、数据孤岛、巡检困难、故障频繁等问题,将安防、消防系统融为一体,实现安防和消防的联动响应。充分运用视频可视可控等功能,实时监控报警部位情况,实现园区安全状况一图呈现,实现智能研判、实时报警,超前预防,多角度、多层面创新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极大地丰富体系建设内涵。

建设成效

●建设效益明显

◆1.管理方式

转变落后的安防管理方式,建立高效的管理和预警方式,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规范制度。现代安防技术、安防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实现安防系统全方位融合,使安全管理数据模块智能化、系统集成化、全程互联化,形成数据治理全流程的PDCA循环,智能化+可视化成为医院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

◆2.社会效益

一是保障医院健康高质量发展。通过安防系统建设大幅度提高医院整体安全防控水平及安全治理能力。二是实现安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医院提供安全保障、能源管理大数据服务。三是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科技引领,专家服务新型合作模式。四是得到上级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智慧安防系统的完成得到了重庆市消防救援部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行业单位的高度认可,接待各省市300多家医院,来院参观学习。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结合,成为建设平安医院、智慧医院的助推力量,尽显“智慧”优势。

◆3.管理效益

通过安防体系建设,解决医院各级人员履职尽责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是厘清安防责任。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实现智能设备对在岗人员、运行设备、工作场地的在线管理。二是安全关口前移。实时探测、智能管控、实时预警、智能研判,实现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预防。三是减少事故发生。智能安防系统运行与三防结合,火灾隐患、设备误报警率等明显减少,实现精准防控。四是快速响应。集中监控,多种方式预警及报警信息推送至各级管理人员能及时有效响应,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4.经济效益

本着实用性、安全性、开放性、稳定性、易操作、扩展性的原则,一是降低运行成本。整合分散监控室,建应急指挥中心,减少运行成本。二是减少人力成本。将分散的安防设备集中管理,智能化改造,实现实时监控,线上智能巡查,人员重点检查,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费用,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减少整改费用。依托智慧安防系统通过无线互联网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信息平台,无须布线,实现智能预警报警,节约隐患整改费用。

●●学术引领做项目就是搞学术

医院秉承学术治院的理念,致力于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产学研成果丰硕。获得了第六季中国医院管理奖优秀奖、中国医院物联网应用十大落地应用优秀案例,荣获6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发表了2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分别在《中国数字医学》《睿医界》等刊物发表,同时获得了《健康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承办重庆市、全国协会安全管理论坛。荣誉的取得与团队的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探索医院安全体系建设是永恒的课题,永无止境。

经验与展望

安防体系建设是提升医院安全韧性的重要途径。各级领导的重视是重要保障,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关键,运用前沿技术是途径,浓厚的安全文化是根本,专业的管理以及广泛的参与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最大效益,为构建高水平医院安全防控体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