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推广
●构建心理痛苦风险预测模型 实施精准评估干预
心理痛苦影响因素分析是制订心理痛苦干预策略的基础,但目前国内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缺乏一致性,不利于针对肿瘤人群开展早期阻断性干预。为解决该问题,医院通过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研究,调查分析了我国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心理痛苦风险预测模型,为开发肿瘤患者心理痛苦早期预测及识别工具提供了依据。根据肿瘤住院患者心理痛苦水平,建立了“病房医护人员—心理管理组成员—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分层精准评估干预模式。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打造心理健康科普品牌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行动,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需求,医院依托互联网平台、智能随访平台,建立科普知识数据库。医院根据不同种类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手册、动漫视频等科普宣教资料,并建立以“说心理、道人文,重肿瘤心理说”为首的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借助医院病房电视视频、手机App、公众号、护理宣教平台,以及病友联谊会、患教会等,多元化开展心理康复线上科普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一体化特色心理健康服务(图25),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促进心理健康。

图25 肿瘤患者全程一体化特色心理健康服务
●●●依托“一网一链”建设 提升基地医院心理痛苦管理水平
医院通过重庆市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平台,将肿瘤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对口支援四川、贵州、重庆30多家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医院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开展重庆市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在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梁平区人民医院等28家医院进行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技术推广交流。通过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等,向云、贵、川、渝等地40余所基地医院上千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分享心理痛苦管理经验,指导开展相应工作,提升基地医院心理痛苦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