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泉纪事并序及文泉诗
文泉纪事并序 熊为霖
修岳麓书院既落成,浚池,泉涌出,清冽而甘。观察秋艖纪公喜称瑞,谓士气从此醲泳矣,属学使姚雪门先生文以纪之,且征诗,遂附诸君子后,稍摅寸言,以见概云。
东坡文如万斛源,随地涌出成飞湍。
潘江陆海各支派,昌黎韩公潮类然。
大抵水凝天一色,苞郁元化开其先。
奫纶湛定莫名状,决以奔放为翻澜。
(绮)〔猗〕欤岳麓古讲院,朱张符契谈经诠。
地灵胎孕禀南岳,到头纵势趋河壖。
澧兰沅芷艳才思,三湘四汇当琴筵。
既勤朴斫且丹(艧)〔雘〕,展拓天界蒸文泉。
文泉如镜浸天纸,净涤银浦涵星躔。
天下文章孰逾此,秋花荡漾春云湔。
宜风宜月亦宜雪,种种墨妙忘鱼筌。
临池洗研吹荇藻,偶然得象仍忘言。
一泓深碧不可唾,淆之不浊澄愈鲜。
须眉透露我观我,枯肠借润今两年。
南华解语下一转,胸中具有濠梁篇。
相与大噱参诗禅,冰痕喝散归心渊。
文泉 余廷灿
灵泉贡瑞岁庚子,线溜穿麓叠纹绮。
潆洄讲席宛在中,方塘一鉴澄泥滓。
是时邦伯牧长重树人,广开夏屋收杞梓。
赤白迢遥切汉霄,轩棂豁达罗书史。
铿铿说经聚绿槐,葱葱育秀储包匦。
群士景向气奋兴,有如万派宗海水。
地固爱宝方涌泉,净不可唾甘醴旨。
智珠新载水府回,幽壑应有潜蛟喜。
其兆为文瑞为祥,题名作记烦学使。
是时邦伯牧长继朱张,就中提挈观察纪。
谓此灵迹应杰构,政暇相约裁茧纸。
濡染椽笔写清澜,荆潭酬唱叶宫徵。
盛事新增岳麓志,湘中学社祝嵔。
我来拈韵叹望洋,涓涓细滴惭沼沚。
安阳刘顺补书,张梅骨刻。
简析
碑刻在百泉轩天井内文泉东侧墙壁。文泉纪事并序及文泉诗碑为乾隆四十五年熊为霖、余廷灿撰文,青石,纵80厘米,横150厘米,1986年安阳刘顺补书,张梅骨勒石。
乾隆四十四、四十五年(1779-1780),湖南巡抚李湖与刘墉相继修复书院,其时有泉涌出,被命名为文泉。
文泉即出之时,学政姚颐邀请地方士绅贤达,以文会友,雅集于此。文泉之畔原刊有姚颐文泉记,及雅集唱和诗和明代巡抚顾璘的《岳麓感旧》诗。姚学使及诸同仁之诗作碑刻皆残损,已移嵌于岳麓书院园林碑廊,具体情况后文有解说。为存故迹,以示纪念,乃重刻姚颐《岳麓书院文泉记》(《岳麓书院文泉记》因存有旧刻,介绍见后)、熊为霖《文泉纪事并序》、余廷灿《文泉》碑文,刊于文泉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