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还湘授学湖南大学即事咏怀

三九 由辽还湘授学湖南大学即事咏怀

陈天倪

由辽还湘授学湖南大学即事咏怀碑 拓本

咸池余韵尚铿然,留与桥门谱诵弦。

还水去云皆幻景,漆书金简自终天。

芷兰百畹涵先泽,杞梓千章待后贤。

好卧潇湘烟岫里,宛收八景到窗前。

七十二峰基大麓,四千余载溯神碑。

乘辇载橇三过日,久旅忘家一宿时。

南望燔柴刑白马,东巡发石梦玄夷。

拳身蝌蚪分明识,莫笑韩公浪自悲。禹王碑

岂独随邗迹渺茫,蛟台鹤观亦沧桑。

未须更拟三闾赋,只合新增四绝堂。

鹿苑名碑夸北海,道林香霭咏文房。

青峰不断湘灵曲,留与诗人度夕阳。古寺观

章甫缝衣盛礼容,南轩元晦两儒宗。

名山自许开坛席,木铎从兹陋辟雍。

欲扫云霓观日月,合教鳞介仰龟龙。

南来吾道非虚语,遥向空冥一扣钟。书院

圆池如璧又三朝,九百年来迭长消。

恰值异书传福地,无端大陆涌腥潮。

桐华纵可栖冈凤,桑葚终难化泮鸮。

楚客惊魂无处觅,巫阳从此不胜招。改书院为大学因内战屡废屡兴

衡湘佳气未全沦,起废开来要有人。

竟得湖州充直讲,尽教东塾扩传薪。

文澜莫厌千重阔,艺苑能生百态春。

倘遇昌期兴礼乐,八荒风雨一成均。胡子靖校长为东塾再传弟子复兴大学。

三载怀铅出碣关,雪来柳往鬓毛斑。

乱离讲学刘光禄,憔悴哀时庾子山。

咄咄白头奇豕出,悠悠皂帽一龙还。

只余木榻依然在,六艺当时此要删。

在东北大学任教三年,日本屡在沈阳滋事,进犯之意已明,遂南归。

千门万户法宫开,桢幹还须仗楚材。

入耳深宵多鹤唳,怆怀中泽有鸿哀。

要知贞观承平治,端自河汾讲授来。

记取绛帷时雨化,从容净扫劫余灰。

先君天倪先生一八七九年诞生,一九六八年去世,享年九十岁。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二年任湖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赋诗八首,谨寿之珉石,借以永世。

四男云章谨识

门生刘克醇敬书

一九八九年五月

简析

碑在书院园林碑廊。1929至1932年陈天倪撰文,刘克醇书。汉白玉,纵81厘米,横120厘米。

1929年原在东北大学任教的陈天倪,因日寇侵华,不得已回到家乡湖南大学任教,直至1932年离开湖大。在此期间,他撰写了不少诗文。此八首为其第四子陈云章先生择录其中与湖南大学、岳麓山、岳麓书院相关者刻碑勒石,以存其志。诗中有对日寇侵华的愤怒“入耳深宵多鹤唳,怆怀中泽有鸿哀”;有对教育兴国的坚守“要知贞观承平治,端自河汾讲授来”;有对故乡美好的怀念“好卧潇湘烟岫里,宛收八景到窗前”;有对千年书院传统的敬仰“章甫缝衣盛礼容,南轩元晦两儒宗”;也有对自书院而来的大学兴盛的欣慰“园池如璧又三朝,九百年来迭长消”“倘遇昌期兴礼乐,八荒风雨一成均”,〔其中诗中自注讲到的“胡子靖”,即胡元倓(1872—1940),湖南省湘潭县人,字子靖,号耐庵,1929至1930年曾任湖南大学校长〕;同时也有对楚材兴邦的期望“千门万户法宫开,桢幹还须仗楚材”。这些诗篇,写于抗日战争前夕,记载了湖南大学传承与发展岳麓书院文化精神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我们也能看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陈天倪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勒石永传是非常有必要的。

游岳麓书院恭述二十五韵碑 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