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务学堂故址
2025年09月26日
七七 时务学堂故址
(李况松 跋)
此新会梁任公于开国十一年重莅长沙访时务学堂小东街故址所书额也。含悽访旧,对客挥毫,笔酣墨润,洵为精品。公师事南海甚恭,独于书酷嗜元魏诸贤,于杨大眼、孙秋生两造象记用功(校)〔较〕勤,晚参道因,遂别具面目。
此额书方毕,泰豫馆主人悬诸后庭,已有取景入椠者。时予方列议席,虽因公讲论时政,抗稜久之,而服其永谊,崇其文事,退与谭,固无间然。且告是堂创于庚子以后,湘抚义宁陈氏主其事。南学革新,此实蕴孽。隶门墙者多湖湘一时之彦,松坡上将特其翘楚者耳。方公因肖聃学博,访得故址时,犹指点某室为讲坛,某室为松坡所寝处,语次流泪,同游感悚。尤征其笃于故旧,不忘平生,抚摩再四,为之起敬。
今云章学士即其地大事建置,是额岿然在目。予尝怂恿别营松坡读书堂以示景行,是额镌置其间,寿之贞珉,永兹韵事。学士报曰可。谨书此为劵。
开国三十六年丁亥夏五,云鑫李况松拜稿,时年六十又二。
简析
碑在岳麓书院园林时务轩。1947年李况松(1886—1951)撰文,1994年镌刻。青石,纵142厘米,横57厘米。
李况松先生给梁启超先生“时务学堂故址”的题跋作于1947年,是陈云章先生获得“时务学堂故址”手迹两年后的事了。从此跋来看,李况松先生当时与梁启超先生有交集,并相谈甚欢,“退与谭,固无间然”。他记录梁先生重游时的细节非常详细具体,如其中所记“犹指点某室为讲坛,某室为松坡所寝处,语次流泪,同游感悚,尤征其笃于故旧,不忘平生,抚摩……”,读之感人至深。梁启超先生虽然在时务学堂只有短短不到五个月时间,然其对学堂倾注的情感,对学子们倾注的心血,皆令人肃然起敬。
时务学堂故址碑之李肖聃跋 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