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务学堂故址
(陈云章 跋)
时务学堂创立始末,肖聃、况松二先生已概言之。原址前临中山西路,旧名小东街,后抵连升街,占地约三千平方米,毁于抗战时期长沙大火。战后余即其遗址兴建中原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四八年秋公司停业,一九五四年公司全部楼宇让售湖南省粮食厅。近年该厅将原建筑陆续拆毁重建,旧貌荡然无存矣。
犹忆当予创建公司之初,访得梁任公亲书“时务学堂故址”手迹,赖泰豫旅馆主言君于长沙文夕大火之前夕转藏湘潭,因而幸存,遂多方以重金得之,悬诸公司大厅。衡阳李况松先生为之惊叹不已,建议余别营松坡读书处以示景行,是额镌置其间,寿之贞珉,永兹韵事。方筹建间,烽火弥天,遂尔中止。
若干年来,余旅食南北,独携此额与俱。任公手迹,固足珍惜,然更有感于时务学堂为维新运动摇篮,志士仁人辈出,实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光宠,故珍惜若此之甚也。一九五八年余由金陵来湖南大学任教,遂将此额寄存学校图书馆中,经文化大革命浩劫而再得幸存,险矣奇矣。
忆肖丈跋此额时,距任公即世才二十年,时余已年逾而立。今距肖丈即世又忽忽三十四年矣,余亦老髦,人世有代谢,倏如流电,惊怆念畴昔,诚不知涕之何从也。肖丈嘱余珍藏此卷勿失,熟思永远保存之道,舍国家无由,因以奉贻湖南大学。
陈云章记,吴立民书。
简析
碑在岳麓书院园林时务轩。1988年陈云章撰文,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吴立民(1927—2009)书,1994年镌刻。青石,纵142厘米,横57厘米。
陈云章(1911—2004),湖南益阳人,193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在此文中他详细记录了梁启超先生墨宝的保存经历。1945年他在购买长沙泰豫宾馆时发现了宾馆主人言清华先生保存的梁先生墨迹,如获至宝,花重金买下来,在此后十几年,惟因珍重时务学堂的历史和梁启超先生的为人,尽管颠沛南北,身边始终携带着梁先生墨宝。1958年,陈先生任湖南大学教授,把梁先生墨宝寄存在湖大图书馆。后又经“文革”浩劫,此宝最终回到陈先生手中,已是难能可贵。“熟思永远保存之道,舍国家无由,因以奉贻湖南大学”。1988年,陈云章先生将梁先生墨宝及李况松、李肖聃等题跋一并捐赠给湖南大学。今梁先生墨宝保存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是中国书院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时务轩记碑 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