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务学堂故址

七八 时务学堂故址

(李肖聃 跋)

光绪甲午之战吾国败于日本,割地输币,群士同愤,争言兴学自强。丁酉岁,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江标奏设时务学堂于长沙,聘新会梁任公先生为中学总教习(实为“中文总教习”,笔者按)。其年十月,先生与李维格、叶觉迈、韩文举四人来堂,以《公羊》、《孟子》、英文、算学教授诸生。湘阴范源濂、邵阳蔡艮寅(后更名锷)、长沙杨树达、浏阳唐才中辈,号为高第弟子。

明年戊戌三月,先生入都与其师南海康有为参赞新政,百度纷更,中外洶洶。故旧大臣仍拥西太后训政。八月十三日杀谭嗣同、杨锐、杨深秀、刘光第、林旭、康广仁六人于菜市。先生亡命日本,至民国二年乃始归国,任熊希龄内阁司法部总长,未半岁而辞职。中经三年袁世凯之帝制、六年张勋之复辟,先生起率蔡锷、段祺瑞督师定之。十一年先生谢政,主讲金陵东南大学,湘人士请其重游长沙,至则往寻小东街讲堂故址,时易为泰豫旅馆。周览校舍,感怆于中,盖距先生讲学时已阅廿有六年,旧日生徒泰半歾故,乃泫然命笔书此以为记。

今先生即世又已廿年,益阳陈子云章买此屋,新造中原建筑公司。因得先生手书墨迹,属余题字。余谓先生事业、学术具在近史及所著书,书法初师小欧,旁参诸家,劲质有力,吾宗衡山况松君述其师承甚详。今人得其只字奉为瑰宝。云章竺古而尚慕英贤,其益珍藏此卷而勿失也。

庚寅中秋后二日,长沙李肖聃拜识,时年七十。

简析

碑在岳麓书院园林时务轩。1950年李肖聃(1881—1953)撰文,1994年刻石。青石,纵142厘米,横57厘米。

湖南大学校友陈云章先生1945年在长沙购得时务学堂旧址,创建中原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因缘际会获得梁启超先生手书墨宝——“时务学堂故址”。时务学堂最初是租用了小东街刘权之宅邸,这座南北向的小院子前后共有五进院落,学堂主入口就在小东街,即今天的中山西路上。1899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一年,时务学堂更名为求实书院,迁往长沙落星田求忠书院旧址办学。原来时务学堂旧址被一位言姓老板购置,作为泰豫宾馆使用。梁启超先生1922年题此墨宝后,言老板将之视为珍宝,悬于中堂。长沙“文夕大火”前夕,言老板的儿子言泽坤将墨宝带回湘潭老家,因而尽管宾馆在“文夕大火”中损毁,但墨宝却保存完好。

李肖聃先生作为梁启超的前秘书,曾在1922年亲自陪同梁先生重游时务学堂故地,亲眼目睹了梁先生手书过程。1950年,应陈云章先生之邀,以七十高龄为梁先生墨宝题跋。跋中对梁启超先生等来长沙主持时务学堂教务记录详细,对时务学堂培养的重要人才有较多着墨。同时,也对梁启超先生重游旧址的悲怆心境有深切感悟,跋文说:“周览校舍,感怆于中,盖距先生讲学时已阅廿有六年,旧日生徒泰半歾故,乃泫然命笔书此以为记。”所记日期皆为农历,与我们通常所记公历有所区别,如梁启超先生以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身份来长沙农历是10月,而公历是11月。

时务学堂故址碑之陈云章跋 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