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 百泉轩记
[元]吴澄
昔孟子之言道也,曰若泉始达;曰(原)〔源〕泉混混。泉乎泉乎!何取于泉也。泉者,水之初出也。《易》八卦之中,坎为水,六十四卦之中,有坎者十五。水之在天为云为雨,而在地则为泉。故坎十五卦,象水者十一,象云者二,象雨者一,独下坎上艮之蒙,水出山下,其象为泉,而以拟果行育德之君子。
岳麓之泉,山下之泉也。岳麓书院在潭城之南,湘水之西,衡山之北,固为山水绝佳之处。书院之右有泉不一,如雪如冰,如练如鹤,自西而来,趋而北,折而东,环绕而南,注为清池,四时澄澄无毫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息。屋于其间,为百泉轩,又为书院绝佳之境。朱子元晦、张子敬夫聚处同游于岳麓也,昼而燕坐,夜而栖宿,必(如)〔于〕是也。二先生之酷爱(泉是)〔是泉〕也,盖非止于玩物适情而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惟知道者能言之。呜呼!是岂凡儒俗士之所得闻哉!中经兵火,轩与书院俱毁。至元丁亥,始复旧观,上距乾道丁亥二先生游处之时百二十一年矣。延祐甲寅,潭郡治中璅陵刘侯又乃重修之。侯与余,相好也。余亦知侯之为人,故其修是轩也,余为之记。侯名安仁,字德夫。余为谁?临川吴澄也。
刊自《吴文正集》,康庄补书。
简析
碑在书院碑廊,元代延祐年间吴澄撰文,刊自《吴文正集》,内蒙古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康庄(1946—)补书。1992年镌刻。青石,纵97厘米,横97厘米 。
此文是描写百泉轩的一篇美文。其精彩美妙不仅仅在于想象丰富、文辞优美,如其描绘“百泉”:岳麓有泉不一,“如雪如冰,如练如鹤”,其流水“四时澄澄无毫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息”;也不仅仅在于对百泉轩历史故事的记录,这里是朱张二夫子“昼而燕坐,夜而栖宿”的地方;更有意味的是,吴澄在这篇短短的小文里阐发了古人对于山泉流水的哲思,通过山泉流水的意象思考宇宙人生的大“道”,就如孔子面对“逝者如斯”的流水所发的感慨一样。这篇小文是古人文以载道、文以言志的典范之作,文辞优美、立意高远,令人百读而不厌。
重修岳麓书院记碑 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