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编纂
AT分类法问世后,各国学者竞相采用这种方法编纂本国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现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百余种这类索引。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早在1931年,钟敬文就发表了《中国民谭型式》一文,归纳出45个故事类型并写出了它们的情节提要,在这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结束之前,在这方面已有三部著作先后问世。
1.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首先是德国学者艾伯华(W.Eberhard,1909—1989)在中国人曹松叶协助下完成,并于1937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它原用德语写成,经过半个多世纪之后,才译成中文于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8]。著者搜罗300余种书刊,从近3000篇故事中,归纳出300多个类型,由此,首次展现出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的整体风貌。它对每个类型按如下格式描述:
36.画中人
(1)一个穷人得到一张美女的画,他诚敬地供奉这幅画。(2)有一天他回家时,饭都做好了。
(3)数天后,他暗地窥视从画上下来的美女,把她抱住,娶她为妻。
(4)过了很久,当生下几个孩子后,妻子又回到画中去了。出 处:
a.金田鸡,第5~51页(陕西,三原)。
b.民间Ⅰ,第9集,第59~63页(浙江,绍兴)。c.岭东民间传说,第78~81页(广东,潮州)。
d.小豆栅,第99~101页(地区不详)。
e.古今妖怪大观Ⅱ,第48~49页(地区不详)。母 题(1):
穷人在过年时用他所有的钱买了一幅画:陕西a。他得到这幅画是作为劳动的酬报:浙江b。
他得到这幅画是作为给他的礼物:广东c。母 题(4):
她回到画中去,是因为她在人间的期限已到:陕西a。
当拿出那幅画给孩子们看时,她回到画中去了:广东c,以及e。
县官当着穷人的面把画夺走,强娶画中美女为妻,她生了孩子后,便回到画中去了:浙江b。
附 注:
她吃了一些东西后,便变成了人(比较田螺姑娘):e。
历史渊源:
通过出处d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纪初。
流传地区:
全中国?
比 较:
田螺姑娘。[9]
钟敬文先生在为此书中文版所写的序文中,认为它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也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指出其主要特点是:1.把中国民间故事作为相对独立的对象,并按照中国故事的特点加以概括写成。2.归纳出300多个类型(正规故事类型275个,滑稽故事类型31个),涵盖了中国常见故事的大多数。3.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类型,还发表了许多对中国民间故事各方面事象的见解。
例如在《前言》中所提到的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内部结构特点是母题的固定和母题链的富于变化,就很有见地。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每个母题都是非常固定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母题链,即整个民间故事,又是相对地不稳定的。民间故事经常出现的母题有时也会突然出现在传说、笑话里。……在中国,民间故事的形成——跟过去的看法相反——还没有停止,许多母题还是有生命力的。因此,这些母题在今天又能形成新的民间故事、轶事或其他的体裁样式,并在形成过程中继续存在下去。
本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民俗学运动的活跃地区限定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一带,艾伯华也就只能主要依据从这个地区采录得来的口头故事编纂本书;因受西方殖民主义偏见的影响,著者把西藏故事排除在中国民间故事之外,也不能不说是本书的一个较大缺陷。此外,本书对民间故事的界定采取广义说,因而将神话、传说均涵盖其中;但故事选材范围的宽窄各有其功用,不宜作为褒贬的依据。
2.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出版40年后,美籍华人丁乃通(1915—1989)积十年心血完成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0]问世。原著为英文,经著者亲自校订的中文版于1986年出版。它对民间故事的界定采取狭义说,尽可能将神话、传说同故事剥离开来。引用1966年之前有关中国故事的资料580多种,特别重视少数民族故事资料的搜求,从7300多篇故事中归纳出843个类型。这样,它所展示的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就得到进一步充实。它对每个类型的描述也更为精细,这里试举“蛇郎”为例。
433D 蛇郎
通常丈夫以人形出现,虽然有时他开始出现时是条蛇。(有时他也会是花神,狼,或只是个人。)这一类型在多数说法里实际上是以425C即开头部分及408Ⅲ、Ⅳ、Ⅴ、Ⅵ和Ⅶ结合而成的。
Ⅰ.[女孩许配给蛇](a)她是三(很少是两个)姐妹中惟一愿意和蛇结婚的,因为(a1)她父亲在蛇的花园里偷摘玫瑰(其他花儿)被捉住了,或(a2)蛇抓住她父亲叫他答应送一个女儿给他。或老人允许把一个女儿许配给能(b)帮他把所有的树砍倒,或(b1)把掉进深洞的斧头拣起来的人,蛇做到了。(c)蛇恢复了人形。其他的开头:(d)蛇扮成人,给了她家许多钱。(e)姐姐结婚并告诉她的丈夫,她美丽的妹妹不想拜访他们。丈夫施诡计使妹妹到他家去,妻子上了吊。(f)丈夫(真的人)由于做了件好事,收到一棵白菜,从白菜里出现了许多姐妹,他和她们中的一个结婚了。(g)一个姐妹收容了另一个丈夫很穷的姐妹。
Ⅱ.[谋杀女主角]她的姐妹们发现她结婚后生活很美满,一个忌妒的姐妹引诱她到一口深井边,让她看她们在水中的倒影,就把她推下井去。通常这行动是在(a)嫉妒的姐妹已经同她换穿了衣服,(b)女主角已经有一个婴儿之后,冒充她的人回到蛇郎那里和他同居。(c)但先要解释她为什么面貌变了,等等,或(d)女主角是在其他情形下死的。
Ⅲ.[女主角变鸟]女主角的灵魂变为一只鸟,它不断(a)讥嘲她的姐妹是骗子。(b)表示对丈夫亲爱(有时飞入他的袖子内)。骗子愤怒了,杀死这鸟。以后(c)把鸟煮熟了吃掉。(d)但她吃的鸟肉又老又臭,可是她丈夫吃起来又嫩又鲜美。(e)她把剩余的鸟尸扔进花园里。
Ⅳ.[女主角变植物]由鸟的尸体长出(a)一棵竹子,(b)一丛竹子。(c)其他的(常是枣)树。那新长的树又是对丈夫友好,对骗子不好,因此骗子便砍倒这棵树用来制作一(d)小床、床架、小船,等等。(e)婴儿推车,(f)其他东西(有时是门槛),但是(g)不论何时她坐或躺在小床或床上时,不是有刺刺她,就是翻倒了。(h)骗子的孩子,一坐到婴儿车里,总是很快就死了。(i)用这植物制成的洗衣棒,洗她的衣服,就把衣服洗坏,洗她丈夫的衣服,却洗得白洁,(i1)其他后果(如绊倒骗子,不为她工作等等)。她生气把小床或床架扔进火里,但是(i2)一颗火星蹦起来烧瞎了她的眼睛。(k)一条红蛇从火里出现把她杀死。(1)在灰烬中有一无法熄掉的炭火,或(n)折断的竹管或树枝给了一个乞丐(往往是老妇人),或是由乞丐自己找到了它。
Ⅴ.[其他化身]随后女主角变成(a)一个金像,(b)枇杷树,(c)蛇,(d)牡蛎(乌龟),(e)线球,(e1)纺锤,(f)剪刀,(g)鸡,(h)馒头或饺子,(i)白菜,(j)牡丹,(j1)花簇,(j2)木梳,(j3)鱼钩,(k)石头,(m)戒指。
Ⅵ.[驱除魔惑]女主角灵魂所附的物体被人带到(a)一个老妇人家,她每天变成人形清理房子、煮饭,等等。老妇人隐藏起来,在她没有能回到附魂的物体之前抓住了她。她要求老妇人请她的丈夫来,(b)她丈夫尝到她煮的食物或看到她的刺绣等,一下就认出她来。或(a1)在她丈夫的家里,她变成原形。(c)她的姐姐呕吐出的鸟肉,变成女主角,指责骗子。(d)丈夫在煤炭上倒了一百桶水替她驱魔。或(e)一只鸟把丈夫带到井那儿,这样便发现了被谋害死的尸体。
Ⅶ.[夫妻团圆]有时重聚前先要经过考验,看谁的头发同丈夫的头发结成一团解不开,或看谁能在尖锐的竹钉上走,或跳过一大堆鸡蛋,等等。[11]
(以下列出本类型异文及其出处61条,从略。)
艾伯华的著作,作为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首创之作,自然功不可没。丁乃通的这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采风活动所得资料,特别是少数民族故事均囊括其中,不论是新构类型和原有类型的新增异文都成倍增加,就以《蛇郎》为例,艾著收录异文31例,丁著收录异文就超出一倍。丁著所含类型843个,比艾著的306个也超出一倍多。(艾著所收为广义故事,狭义故事类型只有200多。)从反映中国民间故事的实际风貌而言,丁乃通的著作无疑前进了一大步。还有,由于许多类型所含异文常常达到数十篇之多,著者认真辨析其异同,并在情节提要中将大同小异之处一一说明,对故事形态的描述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这也是超越前人的。
丁著的显著特征是借用AT分类法而不是另建分类编码体系来处理中国民间故事,其做法是通过比较对照,将形态一致或者近似的中国民间故事完全楔入AT分类法的编码中去,如AT分类法神奇故事中神奇丈夫系列433型原来名称是“王子变大蛇”,所含故事有印度的《蛇王子》等,它和中国的《蛇郎》形态基本一致,丁著据此就将“蛇郎”列入433型;又因其同中有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便把它定为“433D蛇郎”。该书所列843个类型中,共有268个是中国所特有的区域性类型,均一一标明。在《导言》中,他还指出在印度故事中发现了近50个类型是在中国可以看到的,从中印文化渊源来看,这些类型大都是伴随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关于沿用AT分类法,著者说,这是为了使人们能按照国际传统来真正了解和研究中国故事,其实际效用已为中外学者所公认。正如贾芝在本书中文版序文中所评论的:“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出版的50多个民族的大量的民间故事分类编纂成书的。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做了细致的研究、比较和选择,完成了这本引人入门,也引人入胜的工具书。对于我国研究者,这本书是引向与世界民间故事进行比较研究的桥梁;对于国外学者,这本书则是将他们领入中国民间故事宝库的大门。”
完全沿用AT分类法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不看到的。它主要是依据欧洲民间故事的实际状况构成的,同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难免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将所有的中国故事楔入这个体系,有时就会出现削足适履的不协调情况。如AT分类法中编号750—849为“宗教故事”系列。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和道教信仰,生发出的传说故事数量极多。纯宗教性的作品我们一般不做民间文学看待;至于那些具有口头文学意趣的神佛仙道故事,则属宗教性与世俗性交融之作,不宜列入“宗教故事”之内。又AT分类法编号之1000—1199为“愚蠢魔鬼”故事,其原型来自西方狂欢节广场文化中所扮之愚蠢魔鬼角色,中国流行故事中没有这个系列,有些相类似的愚蠢可笑行为往往发生在被机智长工所捉弄的地主身上。丁著将长工和地主故事楔入“愚蠢魔鬼”编号之内,显然也有些勉强。
此外因沿用AT分类法,丁著对某些故事类型的西方名称也只好予以保留,如327A“亨舍尔和格莱特”(孩子与妖怪),854A“都浪多”(公主用谜语考验求婚者),910K“诫言和尤利亚式的信”(阴谋信件)等;丁著还省略了一部分类型的情节概要说明文字,让读者对照AT分类法原书查考。这对熟悉AT分类法的国外学人来说不算什么障碍,而中国学人使用此书就感到十分不便了。
丁乃通所完成的第二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方面作为目前国际学人检索中国民间故事最实用工具书而备受学人欢迎,但其美中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3.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
为了弥补丁著的上述缺陷,执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的金荣华先生,于2000年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一)。在作为本书“代序”写成的《中国民间故事和AT分类》一文中,他陈述了编纂此书的意图:
AT分类的国际性所带来检索跨国材料之方便是毋庸置疑的,它有助于中国故事置身国际而呈现自有特色或相互关系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目前著录民间故事材料最丰富之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所用就是AT分类。但是,如果要落实AT分类为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所用,则对上述情况便必须有所因应。
总结上述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AT分类本身的问题,主要是有些故事类型分类不当,检索不易。二是丁著在译成中文后,因为缺少故事大要的说明和用词差异引起之不便。三是关于中西各自具有之吃人笨魔和长工斗财主等角色不同的同型故事,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如何就中国故事检索相关之西方资料。要整体解决这些问题,依AT分类架构编写一本以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为对象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乃是基础工作。在这样一本类型索引中,每个类型的说明可以就中国的故事撰写大要,有些类型的名称可以就中国的习惯或传统拟订:AT原书中的分类不妥之处,可以重新归类编号,只要新号和原有旧号之下都标示互见说明,便不会和原有系统脱节,也可供AT原书再修订时的参考。中国故事之类型未见于AT原书者,则就此设定其型号和名称,既应中国民间文学工作之需要,也可供AT原书再修订时的增入。至于西方的吃人笨魔和中国的长工斗财主之同型故事,可在AT之区类名称《愚蠢巨魔的故事》中加入《财主恶霸》等字,成为《财主恶霸和愚蠢巨魔的故事》,标明两者为一类,那么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便不难依据长工斗财主的型号检索西方同型的巨魔材料了。
基于这样的认知,在AT原书和丁乃通先生所撰索引的基础上,笔者试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四川、浙江和陕西三个省卷本撰写类型索引,每个类型附有故事大要,又重新斟酌了某些类型的型号和名称,共得类型263则,其中重新归类编号的30则,新类型新编号的45则,名之为《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第一册。第二册拟取北京、吉林、辽宁和福建四个省、市卷本为材料,以后各册也将随着故事集成的其他省、市卷本陆续出版而继续编写,最后再汇整为一编。[12]
本书的类型原名和情节概要写得力求简明扼要,也和前两部类型索引有别。以下试举一例:
875D巧姑娘妙解隐谜
公公让三个媳妇回娘家探亲,第一个去三五天,第二个去七八天,第三个去半个月;并分别要她们带点东西回来,但说的都是隐谜。三个媳妇听了都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由巧姑娘为之一一破解:三五天是三乘五天,七八天是七加八天,所以三个人都是回娘家半个月。物件的隐谜常见者如下:
①纸包风,或纸里带风(扇子)。
②纸包火(灯笼)。
③纸包水(伞)。
④竹篮带水(竹篮里放条活鱼)。
⑤不肥不瘦没有骨头的肉(猪肚)。
⑥黄心葡萄,或红心葡萄(鸡蛋或咸蛋)。
⑦煮不熟的菜(生菜)。
⑧骨包肉(核桃)。
其他谜一般的要求如:用一丈二尺青布做四样东西:一条汗巾,一个钱褡,一件长衫,一条被子。巧姑娘用它只做了一件长衫,她的解释是衣衫的小襟可擦汗,袖筒即钱褡,至于被子,则是“日当衣衫夜当被”。
四川:《罗隐送围裙》(+876)216~217页
《巧媳妇》539~540页
浙江:《巧姑》(+875B.1+875B.5)585~587页
《九斤姑娘》(+875B.5+1517)743~748页
《聪明媳妇》(+875B.1)749~750页
《这个家你来当》751页
陕西:《聪明的媳妇》(+1517)592~594页
金荣华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第三部索引,是以新出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为对象,以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为基础而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由于故事集成是在全国民间文学普查的基础上,按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三性”要求而将科学性置于首位,花费巨大力量编纂而成的,收录材料最为珍贵,这部类型索引的价值也就相应地显得格外重要。它按AT分类法来编排中国故事类型,却又改进了丁乃通索引的一些不足之处,给所有类型重新命名,并一一撰写生动简明的情节提要,还增列了几十个新类型。总之,它在借用AT分类法时,更充分地反映出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读者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自然,它的编纂工作也仍有一些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一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这套大书所收录的“故事”是广义的,即包括神话与传说在内。口头传诵至今的活态神话虽为数不多,而民间传说不论在哪个地区,都以数量众多、地方特色鲜明为特征,在编纂故事集成时,入选的作品也就相应增多。神话、传说部分在许多地方的故事集成卷本中的分量大体要占一半甚至更多。作为“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顾名思义,应包括神话、传说类型在内,而这样的索引也是人们所期待的。但现在的这部“索引”,却是取狭义的民间故事作为对象,它涵盖的作品数量实际上只有集成卷本的一半左右,这就显得有些名实不符了。
二是在已出版的故事集成各卷中,按统一编纂体例,大都附有本地区的“常见故事类型索引”,有的还将传说、故事分别做了这样的索引。以辽宁省卷为例,所附《辽宁省常见故事类型索引》就有27个类型,每个类型涵盖地方异文从十几篇到几十篇不等。这里从中试举一例:
12.没手的媳妇(AT 706,本卷297)
因继母陷害,前妻的女儿被剁去双手并遭到遗弃。她被一个书生收做妻子。书生金榜题名,继母又将送信的差人灌醉,将喜信偷改成休书,继续加害于她。无手的女人离家出走,河水使她长出了双手。她和丈夫重逢,得知这一切都是继母所为。害人者得到惩罚。
本溪市溪湖区卷106·本溪市补遗卷398·桓仁县卷94·抚顺市望花区卷277·抚顺市新抚区卷(二)190·抚顺县卷5·营口县卷585·铁岭县卷225·开原县卷211·西丰县卷240·430·辽阳市太子河区卷173·辽阳县卷357·黑山县卷(二)302·锦县卷(一)177·大连市西岗区卷291·大连市中山区卷289·瓦房店市故事卷(一)267·272·沈阳市薛天智卷101·沈阳市东陵区卷378·沈阳市新城子区卷291·沈阳市沈河区卷(一)320·沈阳市和平区卷381·沈阳市铁西区卷144。
这里的情节概要,虽然比较粗略,却列出了已经记录成文,分布于全省23个县市的25篇异文的出处。它们来自各地进行民间文学普查时所编印的内部资料本,就学术研究而言,是极宝贵的鲜活资料。金荣华所撰故事集成类型索引没有收录这些材料,深感可惜。
怎样将正式出版的故事集成国家卷本中的作品全部立型归类,又怎样进一步将各地内部编印的资料本中的材料也纳入索引之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作艰巨努力才能完成这项浩繁工作。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是一个良好开端,我们不能不由衷赞赏。
刘魁立在《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中,就“编纂索引”写了专门一节。他认为,编纂这样的索引,搜罗要全,材料要真。索引的样式可以有好多种,如关于民间传说的索引,关于一两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故事类型索引,关于不同民族的双边的或多边的乃至全国性的故事类型比较索引,进一步在此基础上编纂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比较索引,还可以把不同历史时代记录下来的同一类型故事编成索引等等。所提建议十分中肯。就笔者所知,金东勋就提出了《新世纪朝鲜族民间故事分类研究构想》[13],就1898年—1995年出版的近60种朝鲜族民间故事集,归纳出323个类型,这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相信这个领域会有新成果不断问世。
现有的三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正因为各有特色,各有长短,因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它们所包容的故事接近万篇,从异文数量而言,可能只是现有书面资料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如就故事类型或常见故事类型而言,可以说已接近中国民间故事的实际面貌。这几位著者的功绩与贡献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特别是在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整体观照上,这几部书更有其独到功用。我们选取“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这一课题,就是借助于上述成果和方法,从微观解析和宏观扫描两方面切入,来考察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的一个新尝试。
编纂故事类型索引和深入进行故事类型研究是彼此密切关联又不能混为一谈的两项工作。将众多故事资料汇集在一起,辨析异同,立型归类,撰写情节概要,这些自然也要通过研究方能完成。但研究工作的任务远远不止于此。不论是揭示故事本身的主题、形象、语言色彩、叙事艺术,还是探寻故事的讲述活动与传承过程,不论是就某一故事类型作微观解析或追溯其“生活史”,还是就一个民族、地区的故事积累作宏观考察或作跨文化比较,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方法都各有自己的要求与特点。类型索引只是为进行这些研究提供了便利,或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却不能代替这些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