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母题的历史根源[1]
2025年09月26日
神奇母题的历史根源
[1]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已出各卷,选录的各族幻想故事百花竞艳,美不胜收。许多地方的编者都注意到它们的特色与价值,并作了精要的论评。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就在“前言”中写道:
四川人民在长期生活斗争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既有阶级和阶级压迫的苦难,也有原始习俗、原始信仰的遗留。苦难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执著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人们认识到现实的苦难是由贪婪和残忍造成的,便对它产生了强烈憎恶的感情。沉淀下来的原始习俗和原始信仰在这里作为幻想的桥梁,把现实和理想联结起来了。于是。在人们的幻想中,陷于苦难中的善良的人,在神灵事物的帮助下,战胜了压迫者,得到了幸福和美好的生活。用民间语言艺术的形式反映人们这种精神活动的便是幻想故事。这类故事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有对优美的善良的人性的赞扬,有对人性丑恶的鞭笞。它是人民是非观、道德观的形象化,是人民憧憬和期望的心声。[2]
故事中的神奇幻想,是由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而成的,并非完全是脱离实际的想入非非,这是就它的现实生活基础而言。同时它又和民间传承久远的某些古老习俗、原始信仰有关,这些习俗和信仰,就成为连接幻想世界(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进化论人类学派的学者把故事中那些具有原始文化烙印的幻想情节和形象,均看做是野蛮习俗信仰的遗留,由此得出了贬低民间创作的结论。笔者早就指出:“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人们借用来进行艺术虚构的一种幻想材料,在古老的躯壳中,已注入新的生命。”[3]随着民间文艺学的进展。把故事中的神奇幻想看做“有意识的虚构”,而并非民众心头“根深蒂固的信仰”,已成为诸多学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