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T分类法将神奇故事433型《蛇王子》分作433A、433B和433C三个亚型。其中收录中国材料甚少,这三个亚型,主要是从印欧故事中抽取出来的。丁乃通先生编撰《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时,依据他搜罗的中国蛇郎故事异文的普遍形态,另立了一个433D型:蛇郎和两姐妹。这个亚型的故事最为流行。还有不常见的另外两个亚型,我把它列为433E和433F型。中国特有的433D型蛇郎故事的梗概为:(1)一老汉因得到蛇的帮助,答应嫁一女给蛇。蛇上门求亲,为大姐二姐所拒绝,只有三妹愿遵父命,远嫁蛇家。(2)三妹与蛇郎成亲后,蛇郎变形为人,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大姐心怀嫉妒,害死了妹妹,冒充三妹与蛇郎同居。(3)三妹灵魂不灭,变成小鸟;小鸟被大姐杀死后,变成竹子或枣树;竹、树被砍后变成竹床或木凳,不断揭露真情,表示对蛇郎的亲爱和对大姐的仇恨。(4)大姐烧了竹床或木凳,三妹的灵魂变成火炭、剪刀、金戒指等物,随后复活,夫妻团聚。大姐丑行败露,被蛇郎撵走或羞愧自尽。
本篇故事虽然以蛇郎为男主人公,蛇郎直接出面积极活动的时候并不多,它着重在叙说两姐妹围绕蛇郎所产生的纠葛冲突。试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所载《蛇郎》的后半截:
没过几天,蛇郎和三姑娘就成了亲。小两口和和美美,日子过得要多好有多好。
有一天,大姑娘和二姑娘上小妹妹家来串门。她们见小妹妹家吃得好,穿得好,要啥有啥,那蛇郎模样俊,脾气好,对小妹妹亲亲热热。这阵儿,大姑娘有点儿后悔啦,她寻思,当初我要是嫁给蛇郎,这福不就是自个儿的了吗?
…………
这天早晨,大姑娘和小妹妹一起照镜子,她看镜子里自个儿小脸上就多了几个浅麻子,剩下哪儿都和小妹妹长得差不多,眼珠一转,就起了歹意啦。她对小妹妹说:“这镜子走模样,咱俩换换衣裳和首饰,再到井台上去照照吧!”
大姑娘和小妹妹换了衣服和首饰,来到井台上。小妹妹刚对着井口哈下腰,大姑娘就一把把她推到井里去了。
大姑娘赶紧回小妹妹家,装起小妹妹来。那蛇郎也没大理会。
天要黑了,蛇郎去井台挑水,忽然从井里飞出一只小鸟来,落在蛇郎的肩头上。蛇郎见这小鸟挺稀罕人,就把它带回家去,养在笼子里,挂在窗户上。
大姑娘早晨起来,对着镜子梳头,那小鸟就唱起来:“麻丫头,不害羞,对着镜子照狗头;麻丫头,不知臊,跟着妹夫睡了觉。”
大姑娘气得把小鸟一把摔在地上,摔死了。蛇郎见笼子里没了小鸟,就问大姑娘,大姑娘说是叫猫给抓死了。蛇郎挺心疼,把小鸟埋在家门前。
不久,埋小鸟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树,树上开满了花,结满了果。大姑娘走到树下,树上的果子就叭叭地往下掉,个个打在她头上。
大姑娘气得把树给砍倒了,劈巴劈巴当柴火烧。
大姑娘正蹲在灶前往灶坑里塞小树枝子,忽然从灶口里喷出一团火来,把大姑娘烧得有皮无毛。大姑娘觉得自个儿这样子没法见人,就一头钻进灶坑里,烧死了。[9]
从这里可以看出,《蛇郎》故事的艺术构思特点不在表现蛇郎怎样以他的神奇手段获得人间的美好爱情,如同《青蛙少年》那样,而是“以蛇之变形来象征人的境遇变幻,将蛇郎塑造成一个由贫贱走向富贵的男子,在他命运急剧转变的过程中,将两姐妹——实际上是两种女性的思想性格进行鲜明对比。心地善良淳朴的妹妹不嫌蛇郎贫贱,终获幸福。开始嫌弃蛇郎的大姐后来又以卑劣手段害死妹妹,企图攫取富贵,落得可耻下场。中国蛇郎故事大都具备三妹灵魂不灭,连续变形抗争的情节。妹妹不仅有着善良的品格,还有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从而成为一大特点”[10]。中国传统戏曲剧目《姊妹易嫁》,以写实手法,叙说两姐妹围绕一个由放牛娃出身经科考而获得功名富贵的男人所发生的婚姻纠葛,体裁不同,而艺术构思和文化内涵却完全一致。《蛇郎》的主题,正如一首情歌所表达的:“茄子开花球打球,心愿嫁郎不怕穷,只要两人情意好,做来做去天会红。”故事中被人们称颂的小妹妹同蛇郎的婚事是由父亲许婚、蜜蜂做媒而实现的,这些描述不用说是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缔结婚姻的旧时婚俗的写照,含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老蛇坐地守”的思想局限性;同时它又表现出女性对美好婚姻和婚后奇迹的热烈憧憬;尤其是妹妹不屈不挠捍卫自己人生权利的执着表现,更使人们受到深刻有力的感染,它也就成为本类型故事中最能牵动人心的核心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