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再议“老獭稚”[1]

百年再议“老獭稚” [1]

近一两年的民间文学研究,粗看起来似乎有些冷清,可是仔细考察一下,不甘寂寞热心耕耘者还是大有人在。仅以民间故事研究而言,据我们编纂民间文艺学年鉴所作的统计,在2001年这一年当中,研究中国各族民间故事的学术论文,就达到100余篇,还有《朝汉民间故事比较研究》(金东勋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内容厚实的大部头论著相继问世。其中有不少吸引读者兴趣的课题,本文所论“老獭稚”传说就是一例。

所谓老獭稚传说,简而言之,即关于一个贫家女子和水獭精私通所生的孩子,因抢占龙脉葬父骨而贵为帝王的传奇故事。早在20世纪初叶,朝鲜的今西龙和日本的稻叶君山、鸟居龙藏以及松本信广等就撰文对这一传说做过介绍与评论;钟敬文先生于30年代前往邻国日本研习民俗学时,特地花气力撰写了《老獭稚型传说的发生地——三个分布于朝鲜、越南及中国的同型传说的发生地域试论》[2]的长篇论文,通过比较三国此类传说的结构形态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最后“把它们共同的起源断说在中国”,当时对中日学界曾产生过震撼性的影响,在某些方面也引起一些争议。想不到事隔80年,这篇焕发奇光异彩的口头叙事之作再度受到学人的关注。不仅在《朝汉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一书中,载有由金东勋先生撰写的长篇论文《“夜来者型”故事的源流》专门论析这一跨国作品,还有日本斧原孝守的新作《老獭稚传说考》,也由中国学者译成汉文在《民族文学研究》杂志2002年第3期上刊载。上述成果对钟先生早期所作的主要结论并未提出实质性异议,而是就这一传说的许多方面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笔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撰写《中国民间故事史》时,也在书中专列一节《老獭稚与民众的天子梦》予以评述[3]。最近集中时间追溯,又有一些新的发现,感到这一经典性的口头叙事之作,还留下不少疑团有待学人进一步剖析。特撰此文,作为对几位研究者已有论述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