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自序[1]

《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自序 [1]

在“求好运”这个经典民间故事的个案研究文集即将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的时候,作为此书编著者的我,有些话禁不住涌流而出。

中国各族民间故事以丰饶优美著称于世,其中有一个题名为“问活佛”或“求好运”的民间童话或幻想故事:世代受穷的主人公出门寻求好运,在先人后己热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终于获得幸福。它将自强不息求好运和乐于助人得好报的美好意趣巧妙融合,在中国20多个兄弟民族及许多亚欧国家中世代传承。作为零散的故事来读,似乎平淡无奇;可是把它作为千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众口传诵,在亿万民众心头闪亮的一部口头叙事作品,并联系现今城乡涌动的民工潮来深入体察其文化意味,其史诗般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便沛然而生了。

我被这个故事所深深吸引,从1979年在《民间文学》杂志发表《一组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至2012年在《光明日报》刊出《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其间我还写成多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多方搜寻的口述异文达到200余篇。我曾就此故事的比较研究向季羡林、金克木、常任侠、刘魁立、刘锡诚、金荣华等诸位师友求教;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先生更是悉心指导和鼓励我用芬兰学派的历史地理方法去探究这个巨大故事圈的生活史,并邮寄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供参考。这项个案研究成为我学习探究故事学和民间文艺学的一个焦点,但还远远未能穷尽有关这个故事生生不息的文化之谜。

本书上编由笔者和国内外其他学者所撰写的有关这一故事类型的14篇论文构成,下编则选辑了中国国内18个兄弟民族及亚欧7国的80余篇形态大同小异的故事文本。我们谨向撰写这些论文和采录故事的各位学人致以深切的谢意。研究民间故事的学术论著在国内外均颇为常见,但以如此集中的篇幅,将学术研讨和相关故事文本编著成书的尚属罕见,相信它会受到读者青睐,并吸引相关学人去继续破解这个民间文化的奥秘。在此不能不向出版此书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大力支持笔者编著成书的陈岗龙教授致以诚挚感谢。

《意大利童话》的编者、著名作家伊·卡尔维诺给此书的中文版题词中写道:“民间故事是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我热爱中国民间故事,对它们一向百读不厌。”我对“求好运”这个故事的追踪研究长达30余年,沉浸在它贯通古今的美妙意趣中,至今兴犹不减。我相信这颗东方故事明珠,将继续在世界人民心头闪亮。

2015年4月20日

【注释】

[1]刘守华编著:《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民间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