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篇异文,从一开始就着重叙说男主人公“求妻”的主线,故事中的世俗生活情趣也就相应地显得更加浓重了。这里以董均伦、江源从山东沂蒙山区采录得来的《奇怪林》为例,它由一个会耍把戏的人来到山村,给几个小伙子讲故事来开头:“奇怪林里,住着这么一家人,我会的这点玩意,比比人家还不沾边啦。他家有一个闺女,本事高,长得俊,到如今还没有婆家,可是就没有那么一个有勇气的小伙子配得上她。”这几个小伙子听了一齐出发,都想要那闺女做媳妇。走了三年,只有虎子一人勇往直前地来到奇怪林,找到那户人家。可是老头却不愿将女儿嫁给一个穷汉,出难题想把虎子害死。给他一把长剑去砍倒门前的大槐树,长剑是一条大蛇,槐树是凶恶的把门将军。闺女指点他过了这一关。接着老头要他到舅舅家去走一趟,闺女又教给他解脱危难的法子。这段叙说十分精彩,现照录如下:

虎子想起闺女的话,扭转身往外就跑。跑出门外,老汉(舅舅)变成了扁担那么长的一条大蝎子,朝上弯弯着肚子赶了出来。虎子跑着,一步踩碎一个鸡蛋,一步踩碎一个鸡蛋。鸡蛋一破,就跑出一只大火红公鸡来,向蝎子冲去。虎子心想,这次可好,鸡是能吃蝎子的。一百步跑完了,一百个鸡蛋也踩碎了,虎子又回头看,那蝎子可凶哩,大公鸡斗它不过,又赶了上来啦。眼看就要赶上哩,虎子忙把那包粉向他撒去。粉一下子变成了一座高高的雪岭,挡住了蝎子的路。虎子心想,这次蝎子可追不来啦,蝎子是怕冷的,到冬天是下蛰(冬眠)的。可是一看,那蝎子却从雪里爬啊爬啊地钻出来了,又赶了上来。虎子又把那包胭脂向蝎子抛去。“忽拉”一下子,漫地里烧起了通红的大火,蝎子还是一个劲地在东爬西撞,翻腾了老一会,终于烧死了。

虎子跑了回来,见着闺女又一五一十地说了。

闺女说道:“这次惹下祸了,俺爹连我也不会饶了的。幸亏嫂子帮我把伞偷了来,不然的话,咱俩就没命了。”说着,抓起虎子的手,拉着他往外就跑。

虎子心里发愁,怎么过得河去呢?出门不远,闺女把伞撑了起来,说道:“你赶快扯着我的衣裳角吧!”话刚说完,已经起到半空里了。虎子觉得好像腾云驾雾一样,也不知飞了有多少时候,才落在庄子旁边。

故事中的难题考验、设障逃亡等情节单元同样具有惊险奇幻的特点,但它是以耍把戏(魔术)的那户人家作为原型来驰骋幻想,以小伙子寻求那位“本事高,长得俊”的闺女做媳妇为主线展开叙说。热心的嫂子和狠心的舅舅都介入了这门亲事。踩碎鸡蛋可以变成大公鸡,抛出胭脂包就能燃起大火,一把小剪刀几张纸剪出的大肥猪可以赶来卖钱,等等。在扣人心弦的惊险奇幻情节中洋溢着日常生活情趣,叙说更生动活泼,和前面故事相比,别有一番意味。《春旺和九仙姑》《变戏法的人》《蒋瓦片》,叙事形态与之相近。

从“仙女救夫”型的这些近现代口头文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着重表现女性以勇敢叛逆精神追求爱情幸福的故事。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不能自主,得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仙女救夫”型故事的冲突纠葛,主要在父女之间展开,并以女儿的意志战胜父亲,乃至悍然叛离父亲和家庭而远走高飞作结。叙说中回荡着女子对封建礼教强有力的叛逆之音。再加上故事讲述人对其法力与神通的渲染,她们作为理想中女强人的形象便显得十分突出鲜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