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开远》简介
《乡愁开远》这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远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编创作的,《乡愁开远》共有126章节
1
《开远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 乡愁开远》编委会
顾 问:孔劲松 解凌云 主 任:张敬东 副主任:丁朝华 廖营菁 廖 韬 陈清红 施 诗 成 员:李俊霖 戴 卓 何迎春 马俊杰 普瑜春 张 慧 蔡维丽 ...
2
前 言
“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关于城...
3
目录
目 录 《开远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 乡愁开远》编委会 前 言 乡音萦绕 开远 一转身就是生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开远北郊 风景这边独好 南洞山水醉古今 南桥探幽 云...
4
乡音萦绕
...
5
开远 一转身就是生活
崔丽娟 这么多年,我对开远始终保持着一种亲切感。这么说,好像我是土生土长的开远人似的。其实,我不是本地人。记忆中从大学毕业到开远生活,第一次踏上开远的土地,十余...
6
此心安处是吾乡
孙 艳 老同学打来电话说:“到弥勒来买房子吧,以后退休了可以一起约着买买菜,到生态湖散散步,共度余生。”我告诉老同学:“这辈子要留在开远不回去了。”老同学在电话...
7
开远北郊 风景这边独好
蔡维丽 曹蔓夫 从昆明、弥勒方向刚刚进入开远境内,迎面而来的是桥梁汇聚、大道通达,村庄恬静、梯田逶迤,高山险峻、江河奔腾……世界著名的长虹桥及其周边一带的美丽风...
8
南洞山水醉古今
陈怀志 我无数次游览南洞,一次次被陶醉。南洞的历史和风光,令人品之不尽,道之不完,细细品味,得到的是无穷的教益和启迪。 南洞,又名通灵洞、龙游南洞,位于云南省开...
9
南桥探幽
曹定安 ◇开远南桥(何伟 摄) 开远最具魅力的古桥,如今就数南桥了。每次目睹南桥上斑驳的沧桑,心中都会漾起寻幽问古之情。 最让人动情的,是蕴含在山恒水远中的南...
10
云窝水响梦书香
宋 文 有一种魂牵梦萦的记忆,叫童年。我的童年与一座寺庙有关,这座寺庙就是坐落于开远城东70公里的中和营镇响水村的云窝寺,又称响水庙。云窝寺久负盛名,历代文人墨...
11
开远“天池”灵芝湖
陈怀志 灵芝湖,是开远人向往的、堪与众多高原湖泊相媲美的“天池”,位于开远市东41公里中和营镇马者哨、三家片区的高寒山区。灵芝湖即远近冲水库,因建于远近冲而得名...
12
大黑山上红石林
马 明 早就听说,开远大黑山景致有别于他处。这里有气势磅礴的石林地貌景观,高海拔壮观的层层梯田,牛羊遍地的高山牧场,还有阵仗大气的风电场,民族风情浓郁的濮拉村寨...
13
三角海
陈怀志 三角海虽然没有海的浩瀚和壮观,少些海的深邃和湛蓝,但其端庄而秀丽的容貌,雄浑而豪迈的性格,深沉而恬静的气质,却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给人留下永远抹不去...
14
知花小镇 又一座云南“新花都”
蔡维丽 李雪琼 知花小镇,一个以花为主题的蝶舞花飞的旖旎世界。 走进知花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妖娆灵动、栩栩如生的“蝶舞梦境”标志雕塑:紫、黄、红三色的蝴蝶...
15
走进狮子山
蔡维丽/文图 几次走进狮子山,葱郁的林木、雄峻的峭崖、幽静的古寺深深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狮子山,又名狮云山,位于云南省开远市小龙潭镇人民政府北面,海拔1658米...
16
寻境灯笼山
何中华 总有一些记忆想要珍藏,总有一些时光吐着芬芳。故乡是别离后始终眷恋的地方,他乡是走近后待你感知的场。在那些行走的记忆里找寻,脑海中浮现那山、那河、那景……...
17
缘起那山
在《开远地名漫谈》一书中记述:灯笼山阿哲语原称“免矣咪”,“免”为这块地方;“矣”为水,此指寨脚山下多处有浸水;“咪”为地方、村子,合意“这一带多有浸水的村子”...
18
眷恋那河
滇越铁路沿着南盘江逆流而上,南盘江环绕灯笼山而过,山与河紧紧依偎,相视共生。如果说灯笼山是刚强的硬汉,那么环绕的南盘江更像是柔情的伊人,山水相依,风雨为伴。 “...
19
沉醉那景
“玉荷花开撩人面,千枝万朵喜逢见。冰清娇蕊林中嵌,迎山伴水一线牵。粉黛回眸笑开颜,孩童不语羞红胭。待到明年春来时,再赏醉美三月天。”灯笼山最美的季节要数玉荷花开...
20
炊烟袅袅通灵村
孙 艳 ◇通灵村一角 要在脑海里找一幅最美的乡愁画卷,莫过于村庄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在开远,要找一个最能唤起乡愁的村子,莫过于通灵村。 通灵村位于开远城南大约5...
21
碑格记忆
张 昱 中学时,我曾到位于碑格乡的开远八中就读。那时的碑格集镇除了乡政府、农贸市场和开远八中三个主体部分之外,便是两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通往山林的路。这两条不起眼...
22
叠翠秘境架吉村
孔庆荣 在云端,在山的那边,有一个美丽的篱笆墙围成的寨子——架吉村。 六月的一个午后,我们一行五人走进位于大黑山山脉的碑格乡架吉村委会。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一种...
23
龙树林的祭祀
在架吉村,房前屋后多有高大的树木,树干上布满青苔,树枝上长满寄生植物,安静耸立,仿佛这里的人们一般朴实,自然生长。穿过村庄,我们来到后山,此时阳光清澈,凉风轻拂...
24
候鸟的远征
左美果是架吉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为彝语的音译,意为“篱笆墙围成的寨子”。早就听说,左美果村有一条鸟道,一条长长的山谷。左美果村三面环山,翻过大黑山就能到达开阔的...
25
红衣舞者和山歌
行走在村子里,隐约传来一阵动听的彝家歌声,我正要探头看个究竟,却发现原来歌声是从窗脚下的一只黑色录音机里传出来的,再一转身,看到四位身着红色濮拉服饰的大娘坐在墙...
26
山乡彩韵
杨 媛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无论城市大小、乡村远近,各民族的文明演化进程早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质的飞跃。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7
一
◇三代阿哲妇女在一起 小龙潭灯笼山一带生活的彝族属阿哲支系,中老年人日常交流大多讲彝语,老人带的孩子也会讲彝语,外出读书、工作的年轻人会讲、肯讲、常讲彝语的却越...
28
二
灵泉街道白打村村民、羊街乡鱼塘寨和红果哨村村民以及黑泥地社区居民均属于彝族尼苏支系。 传统服饰以黑白色为底色,但现在已经穿得花花绿绿的了,而且只有极少部分中老年...
29
三
中和营镇八家村委会迤马邑村村民属于壮族支系侬人。 民间有一说:壮族占水头,苗族占山头,果然如此。这个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才挨近村头就映入眼帘的一池清水,一方是高高...
30
四
碑格乡的彝族属于濮拉支系,主要生活在山区,服饰分为“上半乡”和“下半乡”,主要以头饰、围腰来区分。 身着火红美艳服饰的彝族支系濮拉女人是山野里最别致、最美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