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窝水响梦书香
宋 文
有一种魂牵梦萦的记忆,叫童年。我的童年与一座寺庙有关,这座寺庙就是坐落于开远城东70公里的中和营镇响水村的云窝寺,又称响水庙。云窝寺久负盛名,历代文人墨客纷纷造访于此,题诗以念,是民国时期“开远十景”之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国各地基础设施都还比较落后,农村的学校很多就建在附近的寺庙里,当时的云窝寺毫无疑问地被选为了村里小学的校址。我的小学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虽然条件简陋,但在那块木板拼出来的黑板上,老师们的粉笔字却那么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书本里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着迷……大雄宝殿、龙王庙、响水洞和红豆树等,这些文人“打卡”的地方,于我而言,则承载了太多童年的美好回忆,永远让我铭刻于心。
◇云窝寺(又称“响水庙”)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故乡已离我越来越远,脑海里的云窝寺随时光的推移反倒越发清晰……
那时,我和同学们最喜爱的地方是观音阁左侧的响水洞。一股泉水从悬崖底的响水洞深处涌出,旱季时,水流较小,“流水轻漾,清冽洁净,声似抚琴,音质柔美”。这是同学们嬉水的最好时节,课间休息,大家涌向洞里,或喝上几口清凉甘甜的泉水,或打上一场连滚带爬的水仗,或干脆脱下衣服,跳入洞里的水潭,洗一个透心凉快的泉水澡。雨季来临时,洞内的水流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震耳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数里之外便闻其声,激起的层层水雾弥漫开来,亭台楼阁若隐若现,此时的云窝寺便宛若云中仙境。这个时节,大概我们也放暑假了,忙碌在田间地头,看到横贯天空的彩虹,听着昼夜轰鸣的水声,情不自禁又品味起在教室里抬头就可以看到的那块牌匾“水府云窝”的独特韵味,慢慢地也懂得,家乡的响水庙、响水村、响水洞、响水河为什么会声名远扬了。
◇云窝寺前的红豆树
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生长着一棵华盖如云的大树,它就是耸立于云窝寺山门前的红豆树。这棵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古老得让儿时的我们惊讶万分,但它却依然枝繁叶茂,根部更是粗壮无比,结出的红豆也硕大红润,树高约30米,直冲云霄,唯有抬头仰望,才能一睹芳容。那时,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几个小孩子手拉着手,一会儿围着树身转圈,一会儿又爬上树找寻几颗红豆,送给老师或带给家人。玩累了,就横七竖八地躺在树下,美美地小憩一会,享受着绿茵叠翠的大树带来的无限惬意。
我的家乡是难得下雪的,但是不下则已,一下则颇有特色。否则,哪来民国时期“开远十景”之一的“云窝映雪”呢?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983年的冬天,突然下了一场极为罕见的大雪。村里的老人说,这场大雪,五十年难得一遇。一时间,天地白茫茫一片,厚厚的大雪把红豆树最大最繁茂的一根树枝都压断了,可红豆树依然屹立于天地,顶着风雪,俯瞰着白雪皑皑的云窝寺。
因为那场大雪,天气变得异常寒冷。正在大雄宝殿里上课的我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于是老师便暂时停课,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让同学们把带去的二十多个“火笼”聚在一起,大家分立两边烤火取暖。本以为有片刻闲暇,但是老师可不允许我们浪费分秒时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琅琅书声,响彻山野,这个场景,终生难忘。
那时的农村,人们几乎穿不起厚实的衣裤,人手一个小小的“火笼”,便成了孩子们过冬的“小棉袄”,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的“御寒神器”了。当然,“火笼”有大有小,有的做工巧妙,有的简单实用。火红的炭火烧得正旺,也就不在意精致与否了,只要暖和,就是最好的“火笼”。
◇云窝寺摩崖题记
小小的“火笼”不仅是取暖神器,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外的乐趣。有一次,我偷偷地从家里抓了一大把苞谷,塞进书包,上课时趁老师不在,就将苞谷丢进“火笼”里,不大一会儿工夫,只听一声脆响,一颗颗香气四溢、冒着热气的爆米花新鲜出炉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对于年少的我们,这是难得的美味。同学们纷纷效仿,一时间,教室里乒乓作响,如除夕夜里的鞭炮声一样此起彼伏。刚巧,老师进来了,他要求我们把火笼里的爆米花全部盘了出来,然后一把塞进自己嘴里,几个同学吃得满嘴乌黑,腮帮子鼓胀,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寒冷与饥饿,在笑声中被抛到了脑后,从此以后,同学们在上课时就规规矩矩了。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我们当然也想出一份力。每到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涌出云窝寺,踏上乡间小路,踩着松软的泥巴,一路跳跃着跑向田间河流或迈向山林深处,去寻找那些能够改善生活的“山珍海味”。雨后的稻田里,鱼肥虾美,微风拂过,稻花洒落,鱼儿便探出头来品尝夏天的味道。我和小伙伴们分工合作,一人追赶着鱼儿,一人便拿着竹篮、撮箕在溪口等待,一场忙碌下来,收获颇丰。拿回家里,经过母亲的烹制,鲜美的鱼虾,加上新鲜的薄荷、酱料,就是傍晚餐桌上最美味的菜肴。作为云南人,鲜美的野生菌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雷雨过后,阳光普照,各种菌子也悄悄冒出了头,我们高兴得惊呼着,四处寻觅,享受着捡菌子的快乐。大自然的馈赠是如此丰富,短短一会儿便捡到很多,牛肝菌、见手青、松毛菌……因为太多太多,根本吃不完,有些菌子就成了小伙伴们互相打闹的“投掷器”,嬉闹过后,再将最珍贵的鸡枞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准备回家好好地美餐一顿。
童年如梦,梦中有歌。我的童年梦中,有我人生启蒙的小学校,有万石悬空的老黑洞,有巍峨壮观的云窝寺,有声震如雷的响水洞,有大雪压不垮的红豆树,有响彻山野的读书声,有香气四溢的爆米花,有老师的严慈厚爱……梦里当然也有乡愁。乡愁里,是我一生中最快乐、最值得回味的云窝寺时光。
我的童年,我的小学,我的云窝寺。
(本文图片 蔡维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