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院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远曾有过好几个规模较大的电影院,其中甚至不乏即使现在看来也可谓“高大上”的电影院。
现在娱乐方式多了,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少了,电影院都是设有几个厅播放不同的影片,每个厅只能坐百来号人,还往往坐不满。二三十年前可不一样,那时候每遇到新片子上映,每场电影的观众可达数百或上千人。所以以前的电影院规模都比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电影院或将永远成为历史。
在我很小时,最早是在南正街原市政府的大礼堂里看过电影,当时那个礼堂只是兼作电影院,平时常用来开会,大概能坐五六百号人。后来,在东风路中段建起了一个专门的电影院——人民电影院,规模跟原政府大礼堂差不多,我上高中期间,还到这个电影院看过电影。由于地处闹市,人民电影院也是开远拆除得最早的公共电影院。
我印象最深的是泸江电影院,如今的它已经成为一座不再使用的危房建筑。泸江电影院大概是1980年建成的,位于市西路与西山路交叉路口附近,位置有一点点偏僻,但在建成开业最初的几年里观众如流。我记得第一次踏进泸江电影院时感觉好震撼,其内部空间很大,约高20米,座位可容纳上千观众,在观影厅后部还设有两层挑台式观众席,整个规模比政府礼堂和人民电影院大出许多。泸江电影院的建筑外观设计很有现代感,外墙是浅灰色的,用白色马牙石镶面,在当时很高档很气派。即便现在看来,我认为作为一座专业的电影院,泸江电影院的建筑设计和其规模也还是比较不错的。
◇泸江电影院背后一角(蔡维丽 摄)
我在泸江电影院看过好多电影,《阿诗玛》《少林寺》《熊猫历险记》《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可能由于对这座电影院印象太深刻了,我现在回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就会觉得每一部都是在泸江电影院看的。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规模太大了,反而不适应后来社会娱乐多样化、小众化的趋势,泸江电影院也是开远停用得最早的电影院,大约在1992年后我就没有在那里看过电影了。
除了市属的这几座电影院外,以前开远的各大厂矿企业、部队都有内部礼堂可兼作电影院,解化厂、电厂、修配厂、铁路等驻开企业的礼堂放电影时,开远市民也会去观看。小小一个县城聚集着这么多电影院,当时的开远给人感觉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那个年代人们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到电影院看电影是全社会最普及、最广受欢迎的娱乐方式,电影票的价格也不贵,大概只是几毛钱一张,于是常常有数百、上千人同时涌向电影院看同一部影片。现在不同了,可以在电视机上看电影,可以在电脑上看电影,还有人在自家家里装配个家庭影院自个享受电影。我想那种人流如潮涌向电影院的现象也或将永远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