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

青年路

卢朝富

虽然叫青年路,但它却是一条驰名四方的百年老街,解放前其上段叫大兴街。岁月流淌起起复复,曾经的青年路人气十足,满街烟火。美颜靓装后,与以前相比,青年路街道更宽敞了,房子更漂亮了,环境更舒适了,人来人往,也还是开远人的商业中心,但已经少了当年的烟火气息。特别是南正街主题街区等一个个商业区的出现,加之互联网带来生活休闲购物方式的改变,青年路不再拥有以前开远商业街“唯我独尊”的地位了。

◇如今的青年路(蔡维丽 摄)

改革开放仿佛一夜春风,突然吹醒了青年路。天亮后不久,街上逐渐喧闹起来,所有的房屋都开店迎客,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漫步在青年路,放眼看人来人往,整天热闹非凡,整条街美食飘香,馋得让人流连忘返。早上甩(甩,方言“吃”之意)一碗蒋二米线或一个红疆饭店的破酥包子,中午过后,吃点别具特色的烧豆腐、越南小卷粉、腾冲饵丝、凉米线,那味道现在想起来都馋得受不了。到这家店逛逛,往那家店走走,比比看看总有让你心动的衣物。累了渴了喝杯木瓜凉水,尝碗玫瑰雪花冰,或拿个冰激凌一路边走边吃……到了晚上,烧烤是青年路的主打了,在夜幕灯光下满街烟火,一个个的烧烤摊一眼望不到底,不管外地的还是本地的,不来这里吃烧烤,你就不敢说你是开远人或来过开远。约几个朋友,豆腐一烤,光明啤酒一喝,价廉物美,吃点喝点,交流了感情,增进了友情。相约来这里逛逛街聚会一下,成为开远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渐渐地,青年路的名声越来越大,商业中心的地位自然形成。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远作为滇东南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都要把开远作为中转站。那时的开远号称滇东南的“小香港”,青年路是开远的不夜城。当时,青年路和开远火车站一起驰名州内外。在那个时代,文山人、红河州大部分市县的人去昆明,都要来开远中转。外地旅客在开远驻留,都要慕名到青年路一睹芳华,一享美食,或者采购日杂百货、时尚服装。那时青年路的服装可新潮时尚了,当时昆明螺蛳湾有卖的,青年路也有卖。来青年路,都能让南来北往的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青年路和火车站可以说是当时外地人对开远的美好记忆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路(王应生 摄)

如今,高速通了,高铁来了,开远也不再是外地人的中转站了,外面的人来这里更多的是上一定岁数的人来怀旧一番。如今朋友来开远,可吃可玩的地方多了,南正街主题街区、壹然广场成了吃货的新宠,凤凰生态公园记忆客厅成了寻找乡愁的最佳首选,知花小镇成了年轻人浪漫佳约的网红打卡地。

◇青年路与崇文街交叉路口(牛朝忠 摄)

开远在跨越发展,青年路1000多米长的商业街区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这几年来开远城市不断变大,城区面积已成几倍增大,街道在变多,商业区不断涌现,灵泉路连通城区南北的商业街、祥云路商业街区、河滨路商业街区、浙商步行街、新景盛世商业区、壹然广场、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不断涌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多,青年路的高光时刻已成过往。但是,青年路仍承载着一代代开远人的记忆,永远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开远商业街,它一直住在开远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