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那景

沉醉那景

“玉荷花开撩人面,千枝万朵喜逢见。冰清娇蕊林中嵌,迎山伴水一线牵。粉黛回眸笑开颜,孩童不语羞红胭。待到明年春来时,再赏醉美三月天。”灯笼山最美的季节要数玉荷花开的春天,2022年3月,当我第一次在灯笼山看到花开满山、群花拥村之景,便被这清新淡雅之美所吸引,一株株散落在山涧河谷间或房前屋后的花朵竞相绽放,采花的姑娘、孩童在花间欢笑,忍不住有感而发。

◇灯笼山盛开的玉荷花(王应生 摄)

许是昨夜的雨,许是今晨的风,悄然而至,欢愉离去,漫山的玉荷花盛开葱茏。不像冬日梅的高冷,不同夏日莲的扎眼,不似秋日菊的傲骨,也无迎春花的知名,山间玉荷就在这层峦山岗中,在这弯曲小道边,灼灼而立,点缀了这个临河靠山的村庄,灿烂成春日里这边独好的风景。

玉荷花在风的吹拂下蹁跹起舞,一浪高过一浪。玉荷花树相较于杜鹃等树来说,体格要更高大挺拔些,身形较好。其枝叶窈窕,稀疏相长,朵朵玉荷就在这枝叶间含笑而开。放眼望去,成片的玉荷花白茫茫、粉嘟嘟,白将粉包围,粉将白点缀,清新一树,疗眼润心。

沉醉于繁华美景之余,我也了解到灯笼山村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玉荷花产业,目前全村栽种玉荷花树15000余棵,每到玉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村民们忙着采摘售卖的时候,种植玉荷花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灯笼山的春天,美在枝头、在绿丛、在清新淡雅的花草间。灯笼山另外一项支柱产业——柑橘,也用它的美浸润着村庄的春天。逢春的时节,柑橘树上开满白色的小花,零星点点,皓白如雪的,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不同的花朵相视而生,结伴而长,众美皆美,美美与共。

◇灯笼山的柑橘(王应生 摄 )

无论是玉荷花或是柑橘,盛放的背后是勤劳质朴的农人们辛苦的付出,在春天播种下希望,用勤劳换得丰收满堂。如今,柑橘产业和玉荷花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如果说,花朵的盛放是灯笼山静态的美景,那么民族歌舞的传承便是动态的美。灯笼山彝族“簸箕乐”,俗称“跳乐调”,是彝族阿哲人喜爱的自娱性歌舞。在喜庆佳节、婚嫁喜事等重要活动中均能看到彝族男女跳起欢乐的“簸箕乐”。“簸箕乐”常用的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四弦、树叶、竹笛等。阿哲青年一般会演奏一两样乐器,边奏(吹)边舞,在一曲乐曲后,一男青年在欢乐的音乐中以小嗓高歌逗引众姑娘进入歌舞行列,自然形成一个圆圈又歌又舞,由一男一女用假嗓领唱,众人助兴。“簸箕乐”曲调欢快明朗,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扎实。2005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灯笼山村的彝族阿哲人跳起欢快的“簸箕乐”(蔡维丽 摄)

静态之景,美在缤纷赋予的诗意、付出与收获的联系;动态之景,美在民族特色的保留、文化传承的魅力。一静一动,绘就了灯笼山别样之景,人间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