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蜜桃三两只 不辞长作开远人

日啖蜜桃三两只 不辞长作开远人

孙 艳

◇开远鹰嘴脆蜜桃(陶家淇 摄)

七月,对于开远的吃货来说,实在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月份。

如果说,野生菌的上市,让开远人不再为今天餐桌上该吃什么而犹豫。那么,鹰嘴脆蜜桃的成熟,则让开远人的七月洋溢着甜蜜、甘美和滋润的幸福味道。

七月的清晨,位于开远东郊冷水沟的丁大姐蜜桃园,一株株蜜桃树硕果累累,桃树下,工人在忙着采摘、分拣、打包,一箱箱鹰嘴蜜桃从这儿出发,发往全国各地。站在桃树下,望着树上那一个个看起来貌不惊人的鹰嘴蜜桃,三十年前第一次吃这种水果的情形仿佛又在眼前。

第一次见到鹰嘴脆蜜桃的时候,我刚刚到开远工作,当时我对这种其貌不扬,甚至有点丑陋的水果完全不屑一顾:这是什么桃子啊?颜色红不红、绿不绿的,形状也不同于一般的桃子,表面还有一层毛毛。看看人家超市里卖的北方桃子,个头又大、白里透红,闻起来还有香味。就算是本地产的油桃,也是颜色鲜艳、表面光洁,看起来很诱人,哪像这种蜜桃一样难看。

我极不情愿地接过同事手中削皮后的鹰嘴脆蜜桃咬了一口,顿时,一股甜香的汁水溢满口腔,果肉细腻滑糯,又甜又脆,让人吃了第一口就停不下来。从那以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桃子再多,我只吃鹰嘴脆蜜桃。我深深爱上鹰嘴脆蜜桃,也爱上了开远这个第二故乡。可以说,我和鹰嘴脆蜜桃的初相遇就是“一见不钟情,一尝忘不了”。

如果说以貌取人会让你和有内涵、高素质的人失之交臂的话,那么以貌取“果”肯定会让你错过开远的鹰嘴脆蜜桃。随着在开远的时间增长,我渐渐对鹰嘴脆蜜桃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和喜爱。

开远鹰嘴脆蜜桃因果形奇特似鹰嘴而得名,它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省外引入开远,现已成为开远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开远鹰嘴脆蜜桃属温带水果,需要酸性的土壤来种植,在其他地方栽种的鹰嘴脆蜜桃品质远不如开远当地产的,味道和口感差别很大。开远鹰嘴脆蜜桃果皮绿黄有红晕,果肉呈绿白色,外表看起来不如普通的北方蜜桃那么漂亮,但其肉质细、质脆,味浓有蜜味,口感独特。开远本地有顺口溜称:“开远鹰嘴脆蜜桃,好吃不好瞧;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掉。”

◇开远鹰嘴脆蜜桃(蔡维丽 摄)

对于开远人来说,鹰嘴脆蜜桃是年年都要和亲朋好友分享的家乡味道。每年鹰嘴脆蜜桃上市,除了自家吃以外,热情慷慨的开远人都会迫不及待地买上几大箱,送给亲朋好友。记得那年我恰好七月份到昆明出差,车子的后备厢里就塞了满满的十几箱鹰嘴脆蜜桃,看着省城的同学朋友们对这种来自开远的水果啧啧称赞,我的心里特别自豪。

随着物流业的日益发展,每年七月,我都会给在外地的儿子邮寄几箱蜜桃,去年寄了5箱,儿子说“同事们都爱吃不够分”,今年我寄了10箱。闺蜜雪梅每年都会给远在上海的妹妹邮寄鹰嘴脆蜜桃。小小的鹰嘴脆蜜桃,有来自家乡的甜蜜,更有浓浓的亲情味道。

如今,开远蜜桃除了受到本土和周边市场的喜爱外,还通过网络销售走俏全国。想到在遥远的地方,有无数初尝鹰嘴脆蜜桃的人肯定也和我当年一样“一见不钟情,一尝忘不了”,我就忍不住会心而笑。

当年苏东坡被贬居岭南的时候曾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年的七月份能吃到甜脆爽口的鹰嘴脆蜜桃,这辈子“不辞长作开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