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节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道德之“道”与道德之“德”
二、什么是道德
三、什么是职业道德
四、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征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第三节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历程
一、清末时期:“压迫性道德”
二、民国时期:从“启蒙性道德”到“主体性道德”
三、社会主义时期:从“奉献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价值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涵与要求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涵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作用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执教原则
二、保教并重的原则
三、关爱幼儿的原则
四、为人师表原则
五、终身学习原则
六、尊重家长原则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内涵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特征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主体性因素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培养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觉自律意识
二、在道德实践中深化职业道德认知
三、加强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意识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四、营造和谐的园所氛围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案例分析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职业道德情感的内涵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特点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
一、利用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境界
二、立足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升华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三、唤起教师职业内驱力情感,提升其生命质量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案例分析
第五章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意志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内涵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因素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培养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培养的途径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案例分析
第六章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内涵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特征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师德意识
二、幼儿园的管理机制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一、幼儿园教师需自身注重师德行为的修养
二、建设园本化伦理规范,强化监督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案例分析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
第一节 师幼关系中的职业道德实践
一、什么是“师幼关系”
二、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
三、师幼关系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第二节 家园合作中的职业道德实践
一、什么是“家园合作”
二、良好家园合作关系的意义
三、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
第三节 保教活动中的职业道德实践
一、实施保教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保教活动中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
第四节 同事关系中的职业道德实践
一、什么是同事关系
二、同事关系与幼儿园教师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同事关系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附录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附录二 国际教育组织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宣言
一、对职业的承诺:教育工作者应该
二、对学生的承诺:教育工作者应该
三、对教育界同事的承诺:教育工作者应该
四、对管理层的承诺:教育工作者应该
五、对家长的承诺:教育工作者应该
六、对教师的承诺:小区和社会应该
附录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附录四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一、热爱学生,循循善诱
二、尊重家长,互相配合
三、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四、团结协作,服从领导
五、关心集体,和睦相处
附录五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念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建议
附录六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