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社会中,就时刻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的整体风气,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待事情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造成了一大批人追求享受,不讲艰苦奋斗,讲报酬,不讲奉献,缺乏勇猛顽强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导致部分幼儿园教师在社会生活中对困难采取逃避行为或者使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利益。由此,社会逐渐减少了个体面对困难的机会,更减少了个体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如部分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幼儿家长送礼送红包时意志不坚定,从而做出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家庭环境因素

目前,幼儿园的教师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是90后、95后。而这些教师多处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中受到全家人的呵护和关爱。此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家庭进入小康,更重要的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将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情境等进行规避或直接进行处理,使得部分教师没有机会去接触及处理逆境。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逆境、困难等又比较少,所以很少得到意志锻炼的机会,长期以往,就使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或棘手问题时表现出职业道德意志薄弱的倾象。

(三)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个体接受教育完成成长的一个关键场所。学校经验于个体而言,就是早期的社会经验。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多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即使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贯彻的学校却很少。尤其是在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学校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对师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据笔者所了解,在部分幼师职前培养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这样的课程。由此,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师德教育,以致于其在工作中也未能表现良好的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