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作用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作用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整个幼儿园教师道德体系的根本标志,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总是以最普遍的形式反映着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幼儿园教师道德提出的最根本要求,代表着该社会、该阶级在教育领域里的最根本利益,是特定教师道德体系基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教师道德体系的根本标志。[4]一种教师职业道德,从总体上讲究竟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究竟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归根结底,要看这种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什么。所以我们说,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决定着整个体系的发展方向。

由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定了教师道德行为总的方向和性质,贯穿于教师道德发展的全过程和教师道德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它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是最普遍的,这种普遍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使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规范,而在整个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整个幼儿园教师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统率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通过回答教师应当为哪个社会、哪个阶级的教育事业服务,应当为哪个社会、哪个阶级培养接班人,解决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最本质的关系和矛盾,鲜明地表达出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各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而展开的,是其在各方面道德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则是从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又是对它们的一种补充。如果我们把整个幼儿教师道德体系看作一个网的话,那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纲,各个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这个网的经纬线,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这个网上的纽结。[5]所以说,在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整个幼儿园教师道德体系的最高准则,具有裁决作用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对整个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切具体规范和范畴都具有约束力,是评价幼儿园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有的时候,幼儿园教师的道德行为表面上看来似乎符合某一具体道德规范的要求,但从实质上看却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那么,就不能说这一道德行为是正确的。例如,有的教师自认为自己很爱幼儿,但却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而对幼儿的思想品德等方面不加以重视。很显然,我们就不能说这个教师真正履行了热爱幼儿的道德责任。因此可以说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对于幼儿园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最高的裁决作用。

【典型案例】

施良好师德之行 做爱生敬业之人[6]——记扬州市明月幼儿园汪乐乐

汪乐乐,女,汉族,1978年4月出生,幼儿园高级教师,明月幼儿园副园长,扬州市幼教学科带头人。2008年,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派,参与“内地与香港教师人才交流计划”,载誉而归,并获赠香港教育署学前教育局颁发的感谢状;2009年,获扬州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称号。

15年辛勤耕耘,15载默默奉献,汪老师培植的教育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平凡的工作中,她谱写的音符虽然简单又清纯,但温馨而充满热情;她所从事的工作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她仍以拥有这份平凡而骄傲。

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树旗帜

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教育工作是辛苦的,幼儿教师的工作更为琐碎繁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消耗了青春,远离了名利。多少年了,幼儿园的老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断更迭,能最终选择终其一生的太少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甘于寂寞、坚守清贫。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又适逢教育改革的大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诱惑同在。汪老师牢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牢记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服务为先,立人为本。持之以恒地在工作岗位上践行服务。15年来,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做年级组长时,她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总是积极、认真、踏实地去完成,年级中要求老师做到的她首先做到。擦玻璃、搬桌子、拿椅子、布置环境,她事事在先;成为骨干名师后,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带动年轻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组织幼儿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无论春与秋、冬与夏,她每天早晨总是提前来到幼儿园做好接待孩子入园的工作,晚上总是整理好手头工作方才离园,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起早贪黑,风雪不误。她在家长、同事面前总是满腔热情的工作着,班级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园内各项评比都名列前茅。她对上级交给的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对待、出色完成。由于多年来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汪老师先后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新长征突击手”。

2008年3月,受香港教育署的邀请,作为江苏省的幼教精英,她前往香港进行为期半年的学前教育支援服务。当时她的孩子才2岁,在离家的前几天,孩子寸步不离,不停地问:“妈妈,你什么时候走啊?”“妈妈,你真的去啊?”孩子还小,讲话都不太清楚,但难舍的情绪显而易见。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紧紧拉着妈妈的手,生怕醒来时妈妈溜走,看着孩子睡梦中眼角的泪水,汪老师矛盾极了,去还是不去?她暗下决心:既然领导交付了如此重要的任务,自己不但要去,而且必须做到最好!分别的时刻,年幼的孩子紧紧抱着她,痛哭不止,“妈妈,不去”“妈妈,带我去”……汪老师心如刀绞,她咬咬牙,关上车门,在孩子的哭喊声中离去,带着的是一个年轻母亲牵挂的心。当天,香港遭遇了多见未遇的特大暴风雨,飞机晚点,渡轮停航。可是,在那样的一个凌晨,暴雨如注的异乡街头,汪老师娇小的身影踽踽而行,大雨滂沱,却挡不住她前行的坚定脚步。第二天清晨,她迅速调整好状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香港的同仁很惊讶,这个大陆来的娇小女孩,怎么会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永远笑容满面、诚恳亲切。临别香港时,她所担任教育顾问的幼稚园赠予她一个镌刻着“良师益友”的水晶奖座,这是对她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她付出的最好褒奖。

春风化雨——关爱幼儿润心田

教师职业的工作对象是人,幼儿教师更是面对着童真烂漫的幼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踏入幼儿园大门的那一刻起,汪老师就下定决心:摈弃浮躁,把爱悉数付予幼儿;学会坚守,用青春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在教科研工作和繁杂的园务外,汪老师每周还要到好几个班级带班,这是她最乐意做的事情,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愉悦而充实。

她喜欢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听他们讲述冰激凌房子的故事;她乐意做孩子的观众,观看他们稚拙的舞蹈游戏;她甘愿做孩子的玩伴,一起做“秋叶”图,黄的银杏叶、红的枫叶……当孩子受到委屈或是想念家人时,她会把孩子搂在怀里,为他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当孩子因为做错了事而感到惭愧时,她用信任的眼光给孩子以鼓励;当孩子面对着失败和困难而退缩时,她会笑着点点头,“宝贝,你能行,老师相信你”。

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汪老师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孩子的心门,因为她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她深信,在今天这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中,也许最爱听童话的孩子明天会成为作家!也许现在最爱折纸飞机的孩子将会成为优秀的飞行员!也许现在那些调皮捣蛋的破坏大王会是明天的发明家、科学家!而她,也许会像老一辈同行那样度过平凡而普通且忙碌的一生,但她一直庆幸自己的选择,为所拥有的一切而自豪。多年来,汪老师还一直坚持将幼儿艺术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她以现实生活中、艺术领域中丰富的、生动的美为手段,去滋润幼儿的心灵,美化幼儿的性格,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她的辅导下,明月幼儿集体舞蹈《编花篮》参与了琼瑶电视剧《苍天有泪》的拍摄;武术操获扬州市汇演一等奖;她辅导的二十多名幼儿参加全国绘画比赛,均获一二三等奖;辅导的六名幼儿参加省绘画比赛,全部荣获一等奖;辅导的十九名幼儿参加扬州市绘画比赛,全部获奖,而她本人也获得“最佳辅导奖”。

冰心女士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汪老师认为,爱不能停留在语言与形式上,真正的爱是对孩子心灵的真诚呵护,给孩子更多的信任与鼓励,让幼儿内心感受到被需要、被接纳,这种源于心灵深处的爱,是教育中最神圣的爱,也是为师者最大的快乐。记不清有多少次,孩子们对她说着悄悄话:“汪老师妈妈,我喜欢你。”声音虽小,却震憾心灵。15年来,她也不知呵护过多少个生病而呕吐的孩子,不知帮助过多少个把大小便弄在身上的孩子换洗衣服,不知陪伴过多少个夜幕降临时没有人来接的孩子们……当经过精心照料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到父母的身边时,家长们总是感动不已。在她的努力下,工作15年来,家长没有说过她一个“不”字,她所作的一切家长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了亲密又坦荡的合作关系。

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乐分享

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是时间长,要求高,工作内容琐碎繁杂。汪老师时刻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对待同事有求必应,有事必帮。

作为市级幼教学科带头人,为了让魏玲玲、顾明飞、仇蕾等年轻老师在省、市、区级赛课活动中有好成绩,汪老师一次次帮助她们分析教材,字斟句酌,把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对她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最终,魏老师的语言活动《我要拉baba》在省级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顾老师、仇老师也获得了区级赛课一等奖。魏老师不无感慨地说:“汪老师一次一次陪我试教、听我说课、帮我推敲环节、凝炼教学语言,她的这种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我的获奖,离不开她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幼儿园的业务园长,汪老师担负着幼儿园的教研、科研、师培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她以富有经验的中年教师为依托,注重锻炼年级中的新教师。“集思广益、依托群众”,开展丰富多样的业务培训和研究活动。在她们的培养下,幼儿园的新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成为了学校的骨干和新生力量。明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受领导和家长们的好评。

作为原维扬区幼教兼职教研员,汪老师还多次到区内结对姐妹园进行听课评课和教学指导,受到了姐妹园所教师的好评;作为市级游戏教研组的执行组长,在繁忙的园务工作之余,汪老师还与市区范围内5家幼儿园的姐妹一道,对幼儿园游戏教研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有效的研究,成果斐然,2011年底所在市级游戏教研组获评“2011年扬州市幼儿园教研小组考评活动优秀奖”,其本人被评为“扬州市幼儿园教学研究小组先进个人”。

好学进取——追求卓越勤钻研

“学,然后知不足”。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愈久,汪老师愈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愈多。求知,成了她的渴望。教师阅览室内,她潜心研读专业论著,与大师对话,把握幼儿教育的教学规律;幼儿游戏室内,她细心观察,跟踪记录幼儿的特点,力求使教育做到“个性化”。作为幼儿教师,她深知:每一份努力,会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每一个言行,会给孩子们以莫大的影响。于是,她心甘情愿地洒下每一滴汗水,只希望孩子们的童年多一抹明亮。

多年来,汪老师刻苦钻研,努力好学,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她多次代表所属片区参加教学评比,先后荣获:首届江苏省幼儿园教学活动评比一等奖、扬州市幼儿园教学活动评比一等奖;扬州市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竞赛九项全能一等奖、四个单项一等奖;广陵区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竞赛七项全能一等奖;维扬区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竞赛四项全能一等奖。

历次的赛课、教学技能大赛的磨炼,不但提高了她的专业技能,也丰富了她的理论素养,提升了她对幼儿教育教学这一领域的认知和把握。正如沙漠柳所说:“研究人的科学从来就没简单过,老师所做的事从来就没比牛顿、伽利略所做的容易过。”教育是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可能,自然也就会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当教师的去关注、思考、探究、解决。基于这样的清楚认识,汪老师带领幼儿园教研组成员和课题组成员,踏踏实实地进行着教育教学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一步步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如今,汪老师所参与的一项市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国家级课题均已结题;现正参与一项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两项市级规划课题研究,并担任其中一个课题的主持人。

如果一个教师每天只满足于教“1+1”的结果等于2,那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教师,在工作中应不断淘汰自己,更新自己,方能取得进步。从教15年来,汪乐乐老师笔耕不辍,她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荣获省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在《早期教育》等国内知名的幼教核心杂志发表。其撰写的论文活动方案等有十多篇次收录在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走过的历程》《游戏课程模式研究》《幼儿园多元教育实践随笔》三书中;其本人担任编委的全套儿童读物《童谣诵读》已由中国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除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外,汪老师还多次对全国、全省、全市、全区的幼教专家和同行上示范课、开设专业讲座。如:对全市同行开放语言教学活动《魔术师》、音乐教学活动《欢乐颂》;对安徽同行开放社会教学活动《我们爱和平》;对全区同行开放音乐教学活动《三只小猪》;在“第三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国际教育研讨会”开放语言教学活动《老鼠画猫》;在“江苏省农村合格园教师培训班”作专题讲座《幼儿园保教工作策略》;在香港教育署学前教育局作专题讲座《观、思、行》……各种类别的开课、讲座活动,既拓宽了她的知识视野,更提高了她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汪老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默默耕耘呢?汪老师用一句诗进行了诠释:“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为爱,所以爱,所以无悔,她爱自己的孩子,更爱幼儿园里的每个孩子;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更希望所教的孩子都优秀。

泰戈尔的诗中曾这样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汪老师说,她愿做参天大树的绿叶,尽职尽责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倾诉着她的爱,用爱为成长在这棵大树下的孩子们撑起一片绿荫。

思考:

尝试着从汪乐乐老师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