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苏州一幼儿园教师向家长要生日红包[13]
“过年过节送点礼我们也就忍了,做微商卖东西我们也忍了,自己过生日也要在朋友圈索要礼物,这也太夸张了,还能不能教好小朋友?”
近日,苏州一名家长向澎湃新闻爆料称,她孩子所在幼儿园的一位教师主动“索要红包”的行为令他们忍无可忍。
澎湃新闻从该幼儿园获得证实,园方介入调查此事后,女教师已退还了此前收取的学生家长的红包,而园方也对涉事女教师进行了辞退处理。
家长:幼儿园老师索要生日礼物
网友“@Missmissdudu”在微博发文称,今年8月20日,其朋友女儿所在幼儿园班级的女老师在微信朋友圈里,竟然公然开口向家长索要生日礼物,自己实在看不惯,遂将该教师的朋友圈截屏图发布在网上。
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该截屏中有一个身穿礼服女子的自拍照,附文称:“听说今年七夕又是和我生日同一天,各位礼物准备好了吗?我提前通知哦,别假装看不到。说你们呢,要礼物要礼物。”
据网友发布的截屏显示,当天,该女教师还在自己朋友圈里晒出了收到的红包和礼物,红包金额从8.20元到888元不等,还有1件快递。其中一份200元的红包及快递,标有“学生家长”等字样。
“这年头做老师的,家长送点东西不奇怪。这明目张胆地仗着自己生日开口跟别人要,就不对了。”该网友称,自己就是看不惯这个教师的作为才发出来。“作为老师,为人是这样的,怎么能教好小朋友,非常令人担忧。”她还说,其他不送礼的家长,其孩子可能会受到不公平对待。
该网友还指出,这名幼儿园教师平时兼做微商,很多家长都是她的顾客。“她不仅索要礼物,还高调地晒出各种礼物和红包,试问这种素质的人如何配当一名老师,家长如何放心把宝宝交给这样的老师?”
该幼儿园一名家长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就她知道的,当天班上有4个家长向这名教师发了红包,有200元的,也有8.88元的,数额不等。
该家长表示,这名胡姓教师平时确实在做微商,自己及其他学生家长也在她手上买过东西。不过,女教师索要红包事件被曝光后,这些学生家长已被这位女老师用微信屏蔽掉了。
女老师:压力太大,已在家休息
澎湃新闻记者辗转了解到,这名苏州网友及家长爆料的教师系苏州姑苏区某幼儿园(平江园)星星E班的胡某。
8月27日,胡某在电话中称,她不想就此事做任何回应:“我是很喜欢幼教这份职业。现在网上曝光了我的头像,给我的家庭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我现在压力很大,现在要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等我调整一下再重新出发。”
据名城苏州新闻网报道,胡某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承认,自己确实在朋友圈发了“要礼物”的微信。不过,微信中的“你们”指的是她自己的闺蜜等私人朋友,并不包括学生家长。
胡老师说,她微信里的朋友很多都是她信得过的闺蜜,大家平时也经常玩抢红包的游戏,也有互赠礼物。由于今年七夕节正好是自己的生日,她就和朋友圈里的闺蜜开玩笑,讨要生日礼物。
在发出这个“要礼物”的微信后,胡某先后收到了七八十个红包和礼物。其中一个200元微信红包并注明“生日快乐!永远年轻快乐!”的确是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
胡老师说,由于红包实在太多,她根本没看清是谁发的,就收下了。
事后,胡某说,她也考虑到朋友圈有几位家长,觉得有些不妥,也想把红包退回。不过,在她生日的第二天(8月21日),她与几位朋友到外地旅游,由于忘记携带手机充电器,加上手机故障和信号不畅,未能登录微信及时将家长的红包退还。目前,她已退还了家长发的红包。
幼儿园:当事女教师是临时工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家幼儿园是当地一家颇为知名的私立幼儿园,于2009年9月正式开园。
该幼儿园负责人刘园长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园方已对当事人胡某作出了辞退处理。“(被网络曝光时)她正在休假,我们把她喊回来了,(8月)24号把这个事情汇报到教育局,25号就辞退了胡老师,26号再次跟教育局反馈了处理情况。”
对于曾有家长投诉胡某在上班时间开微店卖东西这一问题,刘园长告诉澎湃新闻,7月确实接到过两位家长的投诉,园方当时就在调查后对胡某进行了处分,扣除其当月奖金。当时胡某也承诺自己今后不再做微商。
对于部分家长反映涉事的胡某并不具有幼教资格证一事,刘园长也给予了证实,称胡某目前属于幼儿园的临时用工,“几年前,胡老师通过幼儿园的双休日亲子活动被招聘入园,到现在已在该园工作3年”。
是不是因为幼教收入过低,才导致当事女教师既开微店又索要红包呢?对于外界的疑虑,刘园长称,胡某一个月3000多元,且她家境很优渥,不缺钱。
“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自己也觉得特别丢人,我肯定是有责任的。我们园方监督不到位,应该反思。”刘园长说。
案例评析:
此案例反映的实质就是教师严重违背了师德,且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认知中的第2条内容——对教师职业道德规则的体认和理解。对于教师收受红包或者索取红包的行为,相关部门态度非常明确,且禁令不断。2010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老师“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其他财物”。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评价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情节恶劣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其实,每当教师节或其他节日来临之际,给教师送礼就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有人甚至直言教师节变成了“送礼节”。公众对教师节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但如果焦点只集中在送礼上,不免让人遗憾。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逢年过节特别是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地送上些鲜花、贺卡等小礼物,表达对教师悉心培养、辛勤工作的感谢,是尊师重教的具体表现。但是如果所送物品价值过高,甚至是现金礼券,而且还往往夹杂着想获得教师额外照顾的目的,就超出了正常人情交往的界限。此外,如果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或索取学生和家长的财物、礼金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利用幼儿家长为自己办事情等,不仅会玷污纯洁的师生关系,对幼儿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对教师群体的看法,破坏整个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声誉,而且还会让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产生怀疑。因此,在当前社会一切向钱看、道德滑坡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操守,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精神楷模作用。
【典型案例二】
信任“合约”[14]
墙角下,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注视着那一株悄悄开放的淡紫色雏菊,眼神中有一些无奈,一丝期待。
女孩曼曼正如这雏菊,长相平常,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做事慢条斯理,优柔寡断,干事情总是少一股子冲劲。平时生活中,其他小朋友早已用餐完毕,只有曼曼一个人还慢条斯理地吃着已经变冷的饭菜;午睡起床,其他小朋友都已穿好衣裤、叠好被子,享用美味的午点,曼曼却还坐在床上犹豫着是先叠被子还是先穿衣服……渐渐地其他小朋友都叫她“小慢慢”。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要求孩子们以小组PK的形式完成活动内容,其他组的小朋友很快就完成了,只剩下了Y组。“你快点啊,就是你,害我们组又是最后一名。”“是啊,和曼曼一组真倒霉,每次都拿不到第一名!”Y小组的成员们不停地埋怨。此时的曼曼,显得特别委屈,小脸涨得通红,她紧紧地咬着嘴唇,努力着,时而托着腮帮子冥思苦想,时而慢吞吞地在纸上画一画,又突然间顿悟似的把所画的内容全部擦除,然后又继续思考,反反复复。我悄悄走到曼曼身边,看了看曼曼画在纸上的内容,俯下身子对曼曼说:“曼曼,这很好啊,为什么要擦掉呢?”曼曼抬头望着我,疑惑地说:“真的吗?老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是的,曼曼,你完成得很好!”在我的鼓励下,曼曼很快地完成了,并郑重其事地将纸放到我的手中。我摸着曼曼的头说:“曼曼加油啊,老师相信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只不过有时候做事情的速度慢了些。如果你做事的速度再加快一点,小朋友们会越来越喜欢你的!”曼曼点了点头,擦了擦眼角即将掉落的眼泪,默默地站在教室的窗前若有所思……
看着曼曼失落的神情,我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帮助曼曼调整现状,让她尽快树立信心,并得到同伴的信任和喜欢呢?
一次自主性游戏中,小舞台电脑上不经意间播放了一段儿童戏曲视频《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孩子们都被小演员的表演深深吸引,突然我发现在角落里玩耍的曼曼居然会演唱这段戏曲,而且还有模有样地学着小演员做起了动作,陶醉在戏曲和舞蹈中的曼曼自信开朗与平时判若两人,原来曼曼喜欢戏曲表演,我心里一喜……我主动找曼曼妈妈沟通,了解到曼曼在家常常跟着外公外婆学唱戏,而且还登台表演过许多次,还获得过奖项。曼曼也很想在小朋友面前表演,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曼曼妈妈说了解曼曼在幼儿园的情况,曼曼的慢性子让她失去了伙伴们的认可,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曼曼的家庭。针对孩子的这一情况,我和曼曼妈妈悄悄签订了一份信任“合约”,决定共同帮助曼曼寻回自信赢得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喜爱戏曲,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主题活动《我是中华小戏迷》,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戏曲的种类,欣赏戏曲的服装、道具,学唱几段经典戏曲,班级里刮起了一阵戏曲风,连家长们都参与进来了。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曼曼的表现都非常积极,她会主动和小朋友们讲一些戏曲的知识,还会手把手地教女孩子们走台步、甩袖子,有一次曼曼还主动邀请她的外公外婆为小朋友们现场演唱。
主题活动进入尾声,我决定在班级开展少儿戏曲表演大赛,报名活动火热进行中,可我迟迟未等到曼曼。一次放学后,我悄悄留下了曼曼和她的妈妈:“曼曼,马上就要开始戏曲表演大赛了,你为什么不报名呀?”“老师,我还没想好……”曼曼低下头使劲揉搓着衣角,“曼曼,你肯定行,听说你演的林妹妹特别棒,老师好想看看,小朋友们都非常期待你的表演呢!”“对啊,曼曼,咱们就演林妹妹,妈妈帮你准备服装和道具,还可以邀请外婆的好朋友帮你一起排练,你绝对没问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曼曼终于露出了笑容,鉴定地说:“好,老师,我就演林妹妹。”
隐约中,我仿佛看到了舞台上那个自信、优美、舒展着自己的小小舞者——曼曼……
比赛如期举行,小选手们一个个铆足了劲,生怕自己落后了。终于轮到曼曼上场了,只见曼曼身着一身藕粉色戏服,长长的长袖,飘动的裙摆,一双缀满小花的绣花鞋,梳着林妹妹样子的古装头,化着精致的戏曲妆,一亮相就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随后的表演中,曼曼一转身、一迈步、一颦一笑像极了林妹妹,全班孩子都被曼曼的表演折服了!表演结束后,孩子们都拉着爸爸妈妈要求和曼曼合影,此时的曼曼眼里终于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让我意想不到的事还在继续着,曼曼真的变了,连做事的速度都快了不少,那双眼睛似乎更坚定更有神了……
墙角下,那一株雏菊终于等来了一群小朋友,她们有的给它浇水,有的称赞它漂亮,有的还用笔给它作画,野菊把腰杆挺得直直的,在秋日的阳光下尽情绽放。
案例评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儿童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教育者需要信任幼儿,信任幼儿是教育的基础,它能促使儿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看似平常的一句鼓励、一声安慰或是一个肯定的眼神,有时恰恰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在日常教育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案例中的老师通过观察、了解,主动与家庭沟通,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发现了孩子喜爱戏曲并在戏曲表演中有一定的天赋,也非常想在同伴面前展现,于是教师根据孩子的需求制定了一份“个性化计划”。最终,孩子在教师、家庭的共同配合下,逐渐摆脱困扰,寻回自信,并赢得了伙伴的支持。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认识了孩子的个性特点,从幼儿的个体差异中寻找突破口,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并确定了“以优势带弱势满足孩子需求”这一教育路径,努力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爱与信任的环境,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聆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处理一些难题,成为孩子信赖的朋友。这正是一名了解幼儿的好教师。
只要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去欣赏他、赞扬他、信任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一定能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自信自强,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应该切实抓好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知、情、意、信、习是良好师德品质形成的五个环节,也是师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具体来说,一是提高教师对师德的认知水平。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必须有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乃至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和先导。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理应对师德有更深刻的认知水平,才能德高为师,为人师表。二是陶冶师德情感。因为没有炽热的师德情感,就不会有对学生的关爱,也不会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更不会有对师德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三是磨炼师德意志。师德意志是师德品质和师德人格形成的关键。如果没有坚强的师德意志,就不能在师德实践中克服困难,节制或牺牲个人利益,战胜邪恶和私欲,把师德发扬光大。四是确立师德信念。信念是知、情、意各种因素的凝结,只有识深、情笃、意坚,才能形成坚定的师德信念。只有坚定师德信念,才会有更高的师德理想和师德境界追求。五是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师德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这五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并不断地进行师德教育和自我修养,使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不断地升华。
【名人名言】
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公正的人,由于实践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勇敢的人。
——亚里士多德
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知识,他的精神修养将会是不完善的。
——苏霍姆林斯基
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董仲舒
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夸美纽斯
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自己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做好事。
——苏霍姆林斯基
【思考与讨论】
1.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
3.试阐释职业道德信念与职业道德认知的关系。
4.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谈一谈在职业道德上,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理念?该如何践行?
5.给自己制定一份读书计划,搜集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家的职业道德思想,并概括这些幼儿教育名家职业道德思想的共同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春秋,王引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庭海.幼师生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3]蒋云蔚.道德认知——当代道德困境的症结[D].苏州大学,2014.
[4]窦炎国.论道德认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5]朱运致.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韩传信.教师职业道德——学陶师陶做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
[7]线亚威.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孙炳海.关爱与共情: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9]姜忠喆.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10]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冯婉桢.与诤友对话:幼儿园教师师德案例读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注释】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朱慧.审视师德,让专业多一点真实[N].中国教师报,2015-11-18(15).
[4]郑庭海.幼师生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5]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12/t20101216_171902.html,2010-10-16.
[6]杨云芳,杨云霞.试论法官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
[7]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60.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0.
[9]雷玲.优秀绞死的8种心理素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9-70.
[10]程绩.“多面幼师”颜艳红[N].新闻晚报,2012-10-29(06).
[11]李春秋,王引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12]杜坤林.羊群效应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8).
[13]澎湃新闻网.苏州一幼儿园教师向家长要生日红包[EB/OL].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8/28/c_1116405787.htm,2015-08-28.
[14]尹坚勤,管旅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