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园所氛围
幼儿园教师每天身处幼儿、同事、领导和家长的关系网中,营造一份和谐的园所氛围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心中所想。如何构建和谐的园所氛围,让幼儿园教师体验到职业幸福,让幼儿健康成长呢?
(1)建设良好的园所文化环境
良好的园所文化环境拥有优美的环境、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正确的育人导向,良好的园所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能够使促进教师不断进步,正确的育人导向是引领教师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群体中明显地存在着类化的现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动的指南。”[12]园所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并影响着身处园所的每一个人。在幼儿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会成为其他人的巨大影响力,会使得其他人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下,自动自觉地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向主流文化靠拢。因此,只有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矛盾,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造出和谐的园所环境。
(2)建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建设引导着学校的其他各项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幼儿园各项建设的文化内涵与品位,当然也包括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实现与否。所以,建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出“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精神“首先意味着一种为了人、理解人、关注人的思想情怀,其全部思想的内涵就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幼儿园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灌溉,那么就会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校园环境就会失去其生命力。要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教师以活动为载体,把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寓教于乐,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校园文化内涵需要人文气息,需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有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的内涵,会让人感受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中华精神的良好校园人文环境,会以一股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和激励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并促进、培养教师和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和谐园所的构建。
(3)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
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会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促使他们把教育教学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其持有积极肯定的看法,幼儿园、家长及社会大众对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少教师的压力。
(4)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榜样示范机制
榜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蔡元培、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为教育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风,曾经激励和鼓舞着成千上万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工作。如今,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发扬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神和风范,及时发现、培养当代的模范教师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师德教育,要考虑教师本身特点,贴近教师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切忌把师德教育变成空洞的道德说教。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与教师的提薪晋升、职称评定以及在市场条件下提高竞争实力结合起来。为此,要引导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要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在岗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还要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不断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总之,师德教育要从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出发,即从推己及人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师德教育寓于教师的立身、立业之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使师德教育化虚为实,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