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学习提要】

在个体道德品质从知到行的过程中,道德情感作为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转化的中间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情感作为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章着重于让读者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内涵、影响职业情感的相关因素以及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并结合相关案例让读者更多地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

【拓展阅读】

“迷途”心灵的“诺亚方舟”[1]

安静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专注地默写《捕蛇者说》。我正笃定地坐在前面的讲台旁忙我的事——我一向坚信他们的诚实!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累,决定站起来走一走。谁知不走则已,一走则使我目瞪口呆,因为我一向信得过,几乎全班同学也公认是好同学的他——小吴,竟然在偷看语文书!这实在让我吃惊不小!我该怎么办呢?是当众狠狠批评他一顿,还是……理智促使我决定选择后一种方法!我不动声色地走着,并且在快到他面前时,我故意加大了脚步声。我看见他脸涨得通红,额头甚至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手有些发抖,同时,他用身体将书悄悄地推进了课桌里……后来,我在他的默写纸的分数旁打了“?!”……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在课堂上,我看到他依然积极举手,积极发言,我趁势多表扬他……他欣喜的目光中藏着几许惊疑……

那天上午第四节课,他们班是体育课。我吃好饭后,假装随意散步走到了他们附近,并且加入到了他们当中一起打羽毛球。打了几下后,我找了个借口将小吴同学叫了过来,为避开同学视线,我将他引到了实验室(教室里空无一人)。在教室里,我先拿出餐巾纸给他擦了擦汗,并且和他谈了刚才的球技,而后转到了他勤奋好学、热情诚恳的优点上来。我对他说:“任何一个好同学,他的好成绩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好学的结果。就像你!但我知道,“勤奋”是离不开“苦”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毅力总会有暂时支撑不住的时候。即使名人也不例外。如:牛顿、爱迪生,曾经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晚年时却一个陷入虚幻的神学中,一个掉入经济利益的怪圈中,终至再无所建树。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彻底看轻他们,而是依然大力肯定他们曾经的辉煌。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有“迷途”之时,即使是名人、即使是好学生也不例外。但“迷途”后,若能及时“知返”,那就更足以证明其毕竟是名人,毕竟是好学生。老师知道你好强、知道你爱面子……我特意选择这个时候带你到这儿来……”我话还没说完,他已经涕泪俱下,说:“老师,我知错了。”我趁势问他用什么行动来表示他的诚意。他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决不会让你失望的。”他眼泪盈眶,但目光坚定有力……

下午第一节课后,我看到办公桌上静静地躺着一封信,里面是他的认错书和“作弊招术一览”。我欣慰地笑了……

欣慰感叹之余,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老师的真诚宽容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学途漫漫,难免有心力疲累、心灵迷糊之时。此时,为人师者若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学生一阵“暴风骤雨”,无疑会使学生稚嫩的心灵再受重创,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诲人不倦”的师道风范;相反,若在此时示以他们以理解与宽容,则无疑是给了他们以一缕温暖的阳光、一抹轻柔的春风、一捧甘甜的雨露。这,才是启发学生心智的钥匙!普渡“迷途”心灵的“诺亚方舟”!

育人之术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文明教育”大概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