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作用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作用

(一)激发和引导职业道德认知,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首先,道德情感对道德认知有着激发作用,它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并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知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者道德准则之前总带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或者接受某人的教育,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引导作用。[9]

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让幼儿园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道德知识,坚定自身的道德信念,还能够让幼儿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上收获成功。

(二)调节和控制职业道德行为,敦促自身行为

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是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实现的。一个人可以通过他人的情绪、情感表现,了解他人的愿望和要求,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10]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会遇到许多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那么,以何种行为应对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恰当合理的呢?这有赖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对其行为做出调节和控制。

(三)监督和评价教育过程,帮助教师自律自省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是教师投身教育工作的精神支柱。它贯穿于教师职业行为的始终,并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教师自觉履行职责,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11]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可以使幼儿园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去思考,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促使自身的道德行为、教育教学水平等得到提升。

(四)传递和扩展道德情感,加深师幼感情

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幼儿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无意为主,容易受自身情绪左右。由于幼儿其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幼儿冲动性强,自控力差,学习活动往往带有情绪性,加之知识经验的缺乏,幼儿常常以情感支配理智。[12]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居于主导,教师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调节着教师与幼儿以及幼儿之间人际交往频率和交往方式。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会使得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心理交流环境,有利于教师与幼儿之间互亲互爱,也有利于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

幼儿从教师的和风细雨、平等相待中懂得了尊重;从教师的先人后己、无私奉献中学会了分享;从教师的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中理解了宽容。教师对幼儿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不仅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幼儿在良好的心境中保持心理平衡。所以,幼儿园教师应当努力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奋发向上,以身作则,营造一种和谐生动的精神氛围,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典型案例】

谁是笨孩子

多多是班里的小明星,学习东西快,记忆力好,懂礼貌,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欢以及张老师的喜爱,张老师直呼多多为“儿子”。班里还有几个孩子比较受关注,他们在教育活动时不会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总想摸摸这、看看那,注意力不集中。令张老师头疼的是,这些孩子只要学东西就不感兴趣,什么都不会,其他的活动他们倒是精力充沛、活蹦乱跳的,还经常扰乱活动的秩序……张老师总夸赞多多是个好孩子、聪明的孩子,而那几个淘气包比较笨,学本领慢。

问题:

1.结合相关的职业道德情感知识,对张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