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19]
张老师幼师毕业后在园里工作了十年,开始表现一般,业绩平平,但后来工作热情很高,与同事相处融洽,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在幼教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这其中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园领导树立的正确情感管理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前段时间,张老师的爱人得了重病,她请假在医院里守候了一个多月。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爱人的病情终于减轻了,回家边休息边治疗。张老师在家照顾丈夫期间,幼儿园的领导抽空上门看望她。她的爱人和婆婆非常感动,都说:“教师的亲属病了,园领导都来看望,真是太关心了。”第二天下班时,全园的二十几位老师也来到张老师的家里看望她和她的爱人。她婆婆高兴地拉着她的手说:“你们幼儿园真是个温暖的家,园长好、老师好。你能在这个温暖、凝聚力高的集体里工作,真幸福!今后你要好好工作,报答领导和大家对你的关心。”张老师望着这二十几个姐妹,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她说:“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这些天,我在医院里守着爱人,精神都要崩溃了,吃不好、睡不着,嘴唇都长了疱。现在大家都来看望我、关心我、安慰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此,张老师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努力矫正自己的普通话,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玩球》在全园观摩时受到大家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
案例评析:
在幼儿园的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提高教育质量、创建良好园风的关键。在对人的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情感管理机制,让每位教职工能够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友好相处,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增强工作的愿望。这就需要园领导当好大家庭的协调员、联络员,以身作则,真正与教职工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张老师的爱人得了重病,张老师的精神负担重,吃不好、睡不着,园领导能够上门看望,把对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落到具体行动上,自然使教师深受感动。领导在生活中的种种体贴,更容易使领导与教师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融合,进而成为教师事业上的理解者与拥护者。张老师在困难中需要领导与同行的理解与支持,园领导与众姐妹上门看望,使张老师深刻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集体的凝聚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必然会为集体付出极大的热情。这种效果是单纯的制度管理所达不到的。
另一方面,从张老师的家庭来说,看到张老师受到园领导和老师们关怀、慰问,家属的内心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在以后的生活中肯定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张老师的工作,消除她的后顾之忧。
而在整个事件中,受益受感动的绝不只是张老师一人,园里的其他老师同样也会感受到集体团结的力量。谁不愿意在这样一个温暖、和谐、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工作呢?而园长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必然会赢得全体教工的敬佩与爱戴。以这种情感方式树立自己良好的领导形象,对以后的工作有百益而无一害。这种情感管理机制在幼儿园的科学管理中起着制度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园领导,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该种管理机制,做到恩威并施,在管理中渗入情感因素,使大家能自觉自愿地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利于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
【典型案例二】
教师串班引起的事故[20]
黄老师是某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在上班时,偶尔会到别的班聊天,教师和园领导对她的这种行为十分不满,给她提建议和批评她,可她都当耳边风,置之不理,并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仍旧串班。
有一次,在黄老师当班时,她又去串班。班里的几个“调皮大王”趁着老师走开就大闹,结果小军把小文的脸抓破了,还淌了血。在放学时,小军和小文的妈妈同时来接孩子。黄老师对小文的妈妈说:“你孩子的脸是小军抓破的。”又对小军的妈妈说:“你的孩子任性、淘气,看把小文的脸抓成这样,这是你们家长的失职,要好好管教孩子。”小军不服气地说:“是小文先打我的。”小军的妈妈听后很生气地说:“我们把孩子交给幼儿园,是对你们的信任,孩子出了事是老师的责任。我要找你们的园长。”而黄老师却说:“不行你就告吧!”结果小军的妈妈找到园长,怒气冲冲地说明事情原委。园长向家长道歉,表示出现这种事情是幼儿园在管理方面的漏洞,是教师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应由园里承担一切责任,并及时找黄老师谈话,首先对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又指出孩子打架的现象是由于她一贯以来的责任心不强、上班时“串班”造成的。黄老师听后,深受启发,表示晚上愿到孩子家去家访,进行道歉,并向园长许诺从今以后要自觉遵守幼儿园的纪律,并要求园长按规章制度处理。第二天,园长召开了园务委员会议,根据黄老师的表现和她乘认错误的态度,做出决定:一是写书面检查,并在大会上检讨;二是扣发当月的劳动纪律奖。
案例评析:
这个案例涉及幼教管理和园长、教师的职责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黄老师责任心不强,对孩子照料、关怀和爱护不够。在孩子事发打架后,不是妥善而有效地处理问题,而是在家长间挑拨离间,使事态扩大,这是其工作失职、不到位的表现。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园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科学性。园长作为总负责人,应承担相关责任。
在此案例中,园长处理问题的态度是诚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正确的。园长向家长道歉,并主动承担责任,得到了家长的谅解;同时对黄老师的批评处分是严肃认真的,也借这个“机会”让黄老师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使其改正了错误,端正了工作态度,加强了责任心。
思考:
1.幼儿园中由于教师责任心不强造成事故的现象频发,有的事故后果甚至很严重。对于这类问题,园长应怎样防患于未然?
2.你认为上述案例的幼儿教师的道德情感该如何提升?
【名人名言】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夏丏尊
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苏霍姆林斯基
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
——别林斯基
集体的温柔和善良的情感,集体的关切——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啊!它就像一股汹涌的急流,撼动着感情最冷漠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
如果一个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托尔斯泰
【思考与讨论】
1.如何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特征和作用?
2.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4.近年来虐童事件频发,请结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5.认真阅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当中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目标,然后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参考文献】
[1]莫源秋.做个快乐幸福的幼儿园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金忠明,林炊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潘利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与职业道德情感[J].思想理论教育,2013(10).
[4]卫岚.教师的情感艺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5]邱佳佳.教师情感智慧发展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周尚全.做职业与人生幸福的教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郭兴举.教师获取职业幸福的途径[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8]王力娟.做个幸福的老师:教师自我管理和职业提升的五堂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注释】
[1]杭白娴.迷途”心灵的“诺亚方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738f50100i4c9.html,2016-02-13.
[2]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7.
[3]费海娟.教师职业道德浅析[J].职业,2008,(14):79.
[4]李亚文.试论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2.
[5]崔师瑞.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6]丘佳佳.教师情感智慧发展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8.
[8]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5.
[9]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6.
[10]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6.
[11]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7.
[12]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7.
[13]刘陈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4):75.
[14]邵政.对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41).
[15]知人善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法宝[EB/OL].http://web.preschool.net.cn/index.html,2016-02-20.
[16]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0.
[17]左志宏主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0.
[18]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量表[EB/OL].http://baike.so.com/doc/5615709-5828320.html.
[19]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4.
[20]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