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案例分析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乡村幼儿园刘老师独守27年给留守孩子“当妈”[29]

一个老师就是一所幼儿园

27年前,22岁的刘凤芹高中毕业后,有一天在村小学校长的父亲跟她说,幼儿园的老师走了,问她愿不愿意接着干。就这样刘凤芹去了村小学的幼儿园,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而在此之前,因为代课老师工资低又辛苦,老师们都待不长。

“小时候父亲总逗我,‘长大了当老师吧’。别人问我长大了干什么?我也总说当老师。”刘凤芹说,她觉得对于她来说,“当老师”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去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的第一天起,刘凤芹成为这所村小学幼儿园唯一的老师,从那时起,这所幼儿园也再没有换过老师。

刚当老师那会儿,刘凤芹真发愁,因为村队资金缺乏,幼儿园条件很差,就是一间平房,连基本的玩教具都没有。“班里几十个孩子,你往那一站,这边哭了、那边叫了,那边俩孩子又打起来了,而农村孩子在家随地大小便惯了,到了幼儿园也不知道上厕所。”李凤芹说,有几次愁得她跟着孩子们一块哭。

没有桌椅,刘凤芹把小学的旧桌椅腿锯短;没有玩教具,就拾些树枝、高粱秆、棉花壳、纸箱子和空塑料瓶,和孩子们一起做玩具;冬天,和孩子们一起拾劈柴、团煤球。这几年,幼儿园随着村小学一起搬进了楼房,刘凤芹说,幼儿园有了新家,她带着孩子们自己动手布置教室,高兴得都不觉得累。

而在教学上,抱着要干就得干好的想法,刘凤芹开始学习幼儿教育,唱歌、跳舞、幼儿心理学,市里县里的培训一次都不落下,有时候在家跟着电视学。“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们会问你什么问题。”刘凤芹笑着说,比如有时候学生会问你“老师,云是什么”“老师,燕子往天上钻,天有顶吗”……为了不让孩子们问倒,她就得不停地学习。

如今,已经49岁的刘凤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忘了自己的年龄,和孩子们一起跳、一起做游戏,就跟“大羊和小羊”似的。

给留守孩子“当妈妈”

近些年,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刘凤芹至今还记得一个叫乐乐的孩子,幼儿园都开学一个多月了,别的孩子都已经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开心地和小朋友们玩,但乐乐却总是闷闷不乐。刘凤芹发现,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别的孩子大多是父母来接,可乐乐却是爷爷来接,乐乐总是朝爷爷发脾气。

为了让乐乐建立自信,融入集体,刘凤芹特别设计了一堂社会教育活动课,让家长给孩子写“第一封信”夸夸孩子的优点。“每封信,我都在课堂上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特别激动。我偷偷替乐乐妈妈给乐乐写了一封信,当我在课堂上给乐乐读这封信的时候,乐乐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听我读完后,乐乐一下子扑到我怀里问‘这真是妈妈给我写的吗’,看着孩子童真的眼神,我心里当时一阵心酸,可又赶紧笑着告诉乐乐‘是妈妈、是妈妈写的’。”刘凤芹说,从那堂课以后,乐乐知道自己不比别人缺什么,渐渐自信了,而小朋友也知道乐乐也有爸爸、妈妈,乐乐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中。

谈到乐乐,刘凤芹的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我特别想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说,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常回家看看吧。”

一声“老师”就知足了

27年来,刘凤芹守着孩子们,苦过、累过,也想过放弃,但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老师”,让她舍不得离开。

有一次,刘凤芹因为腹部瘤开刀做了手术,手术后大夫给开了一个半月的病假。“我躺在床上,总有孩子悄悄地来看我,可我叫他们进来,他们却不肯进屋,只是扒着窗户看着我。我对他们说‘老师的病还没好,还不能给你们去上课’,孩子们就特别懂事地跑开了。”孩子们走后,窗台上常会留下果冻、棒棒糖、小饼干等儿童食品。

刘凤芹说,其实那次生病,是她最想离开幼儿园离开孩子的一次。“我妈当时心疼地对我说,就挣那俩钱,别干了。妈妈这么一说,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委屈,当时每月不足500元的工资,还得和国办园正式老师比着干。但是,看到孩子们偷偷留在窗台上的小食品,我躺不住了,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又上班了。”刘凤芹笑着说,“我多躺一天,孩子们就得多‘放假’一天。”

其实,在27年里,还有更多让她感动的瞬间。“有一次夏天上课,我的慢性胃炎犯了,汗直往下流。孩子们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有个机灵的孩子喊了声‘老师中暑了,我们赶紧给她扇扇’,于是小朋友一起拿着书本给我扇起来。虽然让人哭笑不得,但真的很感动。”

刘凤芹说,如今她走在村里,总有孩子老远就喊她“老师”,而每年的教师节她总能收到孩子们一摞摞的贺卡,好多都是孩子自己做的,这都是最珍贵的礼物。每年的大年初一,她家里也最热闹,一拨拨的学生来了又走,好多都是她教过的两代人一起来拜年。“我这一生挺满足的。”刘凤芹说。

【典型案例二】

身患绝症,坚守岗位[30]

本报讯9月9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9日在北京举行,惠水县幼儿教师周贤怡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今年36岁的周贤怡是惠水第一幼儿园的一名普通教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在所热爱的幼教事业上。2012年初,她发现自己脖子右侧长了一个包块,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地“宣判”。

在绝症面前,周贤怡并没有后退,更没有被击垮。历经2012年2月和6月两次住院治疗后,2013年3月,她不顾亲友、同事的劝阻,带着与病魔抗争的坚强毅力,又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幼教岗位上。两年来,她不仅积极参加省州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而且结合教学实际,主导完成了“教玩具多功能操作台”等参加省州评比,努力放大和延长自己的生命。今年6月,她因事迹突出被评为惠水县第三届“涟江骄傲人物”。

据了解,此次表彰大会共表彰了500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797名“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8名“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授予1320项“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案例评析:

教育事业是人民最崇高的事业,一个国家的兴衰看教育,教育质量的好坏要看教师,可以说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而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坚定与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案例一、案例二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位老师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我们知道,职业道德意志是在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职业道德信念的一种体现,它能够使教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出行动的抉择,并在道德行为中坚持一贯性、长时间地专注于所确定的行为,并最终完成和实现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的职业道德意志是作用于职业道德行为的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是克服行为中各种困难的内部动力,并表现在道德行为中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方面。案例一中的刘凤芹老师,案例二中的周贤怡老师,她们的所作所为都将职业道德意志演绎得淋漓尽致。

刘凤芹老师在乡村幼儿园坚守27年,无论工作的地方多么艰苦,生活是多么的简单和清贫,哪怕是身体出现了毛病,她都对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事业、对孩子们不离不弃,这不就是一种坚强职业道德意志的表现吗?如果刘老师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如果她没有积极自觉地献身于教育实践,如果她意志不够坚强,那么,她怎么可能会不离不弃地坚守27年,并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呢?实际上,从刘凤芹老师的事迹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职业道德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的重要性。

案例二中的周贤怡老师,即使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地“宣判”,但是她仍然带着与病魔抗争的坚强毅力,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幼教岗位上。她的这种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坚强的意志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教育事业,成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这些不都是坚强职业道德意志的体现吗?

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职业道德意志能使幼儿园教师果断地确定职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并控制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障碍和干扰,在教师的教书育人、钻研业务、克服困难、事业有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关键。所以说,幼儿园教师必须在外部条件支持的基础上自觉地磨炼自己的职业道德意志。

【名人名言】

对你们的孩子要教之以德性,只有德性,而不是金钱,才能使人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贝多芬

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

——沃勒

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卢梭

教师所奉行的宗旨在于培育人类德行。他要为它所贡献出自己的整个心灵,它牢牢地约束住教师……

——第斯多惠

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

——布贝尔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思考与讨论】

1.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形成具有什么特点?

2.职业道德意志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具有什么功能?请结合例子说明。

3.结合自身实际,阐述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磨炼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意志?

4.收集与幼儿园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整理好,自制一本《幼儿园教师法律法规小手册》。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教师职业伦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2]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健.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5).

[4]朱世龙,沈永福.论道德意志教育的基本原则[J].常州大学学报,2013(5).

[5]沈永福,张友国.论道德意志的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注释】

[1]沈永福,张友国.论道德意志的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2]龚振黔.人的活动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90-191.

[3][俄]马卡连科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12-513.

[4][俄]彼德洛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32.

[5][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34.

[6]张履祥.普通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大出版社,2002:333-335.

[7]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编写.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87.

[8]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92-93.

[9][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3.

[1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余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3-208.

[11][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12.

[12]王海明、孙英.寻求新道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404.

[13]李肃东.个体道德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77-78.

[14]张明仓.论意志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J].东岳论丛,2001(2).

[15]张明仓.论意志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J].东岳论丛,2001(2).

[16]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38.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0.

[18]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74-275.

[19]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65.

[2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301-302.

[21]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65.

[22]夏伟东.道德体制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7-18.

[2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3.

[24]曾钊新.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228.

[25]曾钊新.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229.

[26]尹坚勤,管旅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1.

[27]朱世龙,沈永福.论道德意志教育的基本原则[J].常州大学学报,2013(5).

[28]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04).

[29]胡春艳,刘晓艳.乡村幼儿园刘老师独守27年给留守孩子“当妈”[EB/OL].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ms/qjtj/201209/t20120910_78513.html

[30]陈占相.身患绝症,坚守岗位[N].黔南日报,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