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

(一)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三观”,全心全意地投入幼儿园教育事业

幼儿园教师要依据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崇高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三观”既是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还是抵制和批判各种腐朽思想的需要。幼儿园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认识保教育人的一切现象,就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用这样的世界观去认识幼儿园教师的人生问题,就必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往往是与其他的职业相联系的。幼儿园教师职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以忠诚于幼儿园的教育事业为人生目的,就会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认识,真正做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

(二)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幼儿园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就会在职业实践中把追求远大的目标与平凡的幼教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就会确立志向、建立信心、产生事业心,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干好幼儿教育事业。理想是决定事业方向、推动事业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事业是实现理想必不可少的桥梁,是幼儿园教师将理想付诸行动的具体实践。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幼儿园教师就会在繁重、艰难的幼儿园工作中用开拓进取的精神振兴教育,用较大的胆略和气魄去改革创新,用攀登的精神去为自身的教育事业奋斗,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幼儿园教师就能清醒地认识时代所赋予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三)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娴熟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来自人类文明的宝库,其精华集中体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专业知识是衡量一个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是幼儿园教师教养幼儿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幼儿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涉猎更为广阔的知识,刻苦钻研,不断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增强与幼儿发展相关的知识,才能增强与幼儿保育和教育相关的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幼儿园教师只有增强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有效的运用知识,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如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日常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的能力,等等。

(四)要求教师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

意志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自觉排除各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和能力。教师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就会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寸步难行,甚至畏惧退缩、半途而废。幼儿园的工作艰巨而复杂,加之社会上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必须要求幼儿园教师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消极、不抱怨,真正做到兢兢业业、专心致志,献身教育事业。